慈善公益报 “六一”儿童节期间,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一行,莅临汉中市开展防疫物资和少儿学习生活用品捐赠慰问活动,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及省慈善协会对汉中工作,特别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鼎力支持,对全市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关心关爱。
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培养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把少年儿童工作作为打造“学研在汉中”品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的奠基性、战略性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创新实施“一抓两促”教育扶贫,组织开展扶学、扶志和关爱行动,使全体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享有人生同出彩的机会。全市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39亿元,惠及16.6万人次;投资6.32亿元,改善418所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6%,义务教育建档立卡户无辍学,高考实现“八连升”,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全市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为持续推动汉中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目标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六个三”战略部署,着力打造“三个六”重点支撑,加快培育“四个在汉中”增长新动能,兴汉新区、滨江新区、航空新城等标志性园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至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10.2%、16.1%、12.7%、11.7%、8.5%和9.5%,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七年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人民币存款、旅游总收入等实现翻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双双进位,两代表一委员、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多年一直稳居全省前列,七年来四次获得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市称号,特别是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是全省唯一实现“三连优”的城市。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陕西省慈善协会坚守公益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秉持安老抚孤、济贫解困的宗旨,广纳义举、广播善心,在精准扶贫、捐资助学、疫情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累计向汉中捐赠款物1.47亿元;尤其是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先后3批次向汉中市捐赠价值195.45万元的防疫物资,为汉中市夺取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性成果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汉中市慈善协会秉持慈善宗旨,创新慈善理念,拓展慈善领域,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捐建便民桥、实施慈善救灾、资助孤寡老人、扶助困难户、慈善助学、慈善助医、慈善助残等方面,实施慈善项目19大类、完成慈善投资3.7亿元,给116万多困难群众送去福祉,做了许多好事、实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慈善组织不懈努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结果,更是省慈善协会对汉中慈善事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体现。此次吴会长一行莅临汉中,并捐赠50万元的防疫物资和学习用品,这是省慈善协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疫情防控和教育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助力汉中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的具体行动和务实举措,对于汉中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合理区间、奋力夺取两场硬仗双胜利,对于巩固拓展教育扶贫成果、促进少年儿童健康茁壮成长、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孩子都不少,具有重要的助推和保障作用。市慈善协会、市防控办要管好用好捐赠物资,坚持突出基层、优先一线的原则,把防疫物资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辜负捐赠者的每一份爱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倾情做好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工作,关心关爱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幸福生活、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受资助的少年儿童知恩感恩、珍惜韶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谆谆教导,把身体锻炼好、把知识学好,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系陕西省汉中市委书记 王建军,本文系作者在庆祝“六一”慰问活动中的讲话 )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