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籍子识)10月9日至12日,以“汇力凝光·提质精康融合”为主题的江苏省慈善助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培训班在南京举办,助力江苏省“精康融合行动”走深走实,尽早实现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全面覆盖。
相关数据显示了我国精神健康问题的严峻性。《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4)》披露,我国精神障碍人群规模已高达2.8亿,占总人口的20%。2024年,累计精神科门诊达2.4亿人,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达到6000万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整合医疗、社会资源,通过个性化服务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康复模式。其核心在于去机构化、融入社会、家庭参与,强调在患者熟悉的环境中提供持续支持,而非单纯依赖医院治疗。
江苏省慈善助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培训班采取集中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邀请了厦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脑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高校、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以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残疾人福利处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政策发展趋势、理论知识、管理实务、服务实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培训期间,与会人员还在南京市佑安医院(南京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进行了现场教学。
培训班由江苏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联合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慈善总会、南京市佑安医院共同举办。
据了解,慈善助力精康融合是江苏工作的一大特色,对于助力解决当前江苏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专业人才不足、资金来源有限等困难问题,积极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