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银龄幸福带来经济新风口
2025-07-07 08:01:3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文昱洲)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同时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从“养老”到“享老”的观念转变愈发明显,与之相伴的是,银发经济正逐步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银龄幸福与银发经济之间,正形成一种互为发展条件、互相促进的紧密关系。

从“养老”到“享老”

  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更多聚焦于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照料与物质保障需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群体凭借较强的经济实力与崭新的消费理念,使得养老需求从基础生存迈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追求,“享老”理念应运而生。著名作家老舍曾说,“一辈子很短,要么有趣、要么老去”,如今,人们提倡“有趣地老去”,这一理念正深刻影响着养老观念的革新。

  相关调查显示,当前老年群体对于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管理、社交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参与老年大学的课程学习,内容涵盖书画、音乐、摄影、智能手机应用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老年旅游市场也持续升温。老人们不再局限于居家生活,而是选择走出家门,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享受旅行带来的愉悦体验。此外,在健康管理方面,除了常规的医疗保健服务,老年群体对于个性化的健康监测设备、养生保健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如智能手环、家用健康一体机等产品受到广泛欢迎。

  这种从“养老”到“享老”的观念转变,不仅是老年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重新审视,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全新的发展思路。

银发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银龄幸福的实现离不开丰富、优质的养老产品与服务供给,而这正是银发经济的核心内容。当银发经济能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且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时,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幸福感也随之增强。反之,银龄幸福所带来的积极社会影响,也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幸福的老年群体往往具有更高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他们对于养老产品与服务的认可与选择,能够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银发经济中来,促进产业的繁荣发展。

  银龄幸福与银发经济的相互促进还体现在就业与经济增长方面。银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就业岗位,如养老护理员、老年健康管理师、老年用品研发设计师等,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能够吸纳部分中老年人实现再就业,增加其收入来源,进一步提升其生活幸福感。同时,银发经济的繁荣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的整体增长,为提升社会福祉、实现银龄幸福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银发经济规模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课题组预测,在人均消费水平中等增长速度背景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27.8%,占GDP比重为 9.6%;到2050年,银发经济规模更是有望攀升至49.9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35.1%,占GDP比重为12.5%。

  近年来,国家对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方面26项举措,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与政策指引;同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公布,对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规划。

  市场主体也积极投身银发经济领域,推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在老年用品制造方面,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适老化高科技产品,如智能护理机器人、无障碍智能家居设备等,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在养老服务领域,除了传统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也不断创新,引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供给。一些社区打造智慧健康养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理发、陪医就诊、外出接送等增值服务,让老年人“用得上”“用得起”优质服务。同时,“直播+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也在适老领域蓬勃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

幸福晚年撬动银发经济

  促进银龄幸福,高质量发展银发经济,各地在路径和模式探索上不断推陈出新。湖南提出建设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500个、老年人“时光守护”床位2000张;广东提出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5万人次;山西提出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10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围绕金融服务老年群体、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14条具体措施。该方案旨在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扩大信贷投放,加大直接融资支持,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同时,健全金融保障体系,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保值增值,发展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辽宁省近期也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推出新政。在服务体系建设上,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打造“辽养到家”品牌,加快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助餐机构建设,计划到2029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产业培育方面,引导企业开拓银发经济市场,打造知名企业,支持建立银发经济产业园区,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此外,还设定每年10月为“养老服务消费促进月”,通过举办主题购物活动、运用消费券等形式促进老年人消费。

  各地也在积极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通过整合社区及周边养老、医疗、生活照料等资源,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石油大院社区,引入智能语音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健康监测、报警等服务,并通过智慧健康养老平台提供上门理发等增值服务;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政苑社区的幸福餐厅,采用“三餐全覆盖+特色服务”的运营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及“餐品配送+代购代办”一站式服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还激活了社区消费新生态,有力撬动了银发“经济圈”。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