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彭益舟)近日,湖北省黄冈市委联合九个部门发布了《黄冈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这项新的办法凝聚了众多良好意愿,旨在通过“星级评定+礼遇优待+关爱保障”的全链条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目前,黄冈市已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9000余个,注册志愿者86.94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占比15.3%,涌现出“最美志愿者”吴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黄冈市英山县方家咀乡四棵枫村、“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英山县红十字“救”在身边等一批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此次《办法》的出台,不仅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动能,更通过七大板块和36条细则,将原本不为人知的奉献行为,以星级评定的方式给予了实实在在的认可。志愿者的服务对象从个人、组织逐步延展到全市,确保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如愿获得表彰。比如,《办法》特别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那些不便使用智能设备的志愿者,社区也会用纸质形式记录他们的服务时长。
而且,《办法》更是推陈出新,创建了志愿服务星级评价体系,具体是如何评定呢?简单来说,服务的时间是核心考量,累计100小时就能评一星级,300小时晋升二星,600小时、1000小时甚至1500小时则对应三星至五星级志愿者。这种制度鼓励了志愿者们更加积极地投入服务,也让他们的成长和贡献能够在公众面前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建立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在各级评优评先中优先推荐星级志愿者,每年举办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遴选优秀案例进行全市推广。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运用全媒体矩阵,通过事迹展播、荣誉表彰等形式传播志愿精神,让“红马甲”故事成为城市文明的闪亮名片。
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黄冈市志愿服务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通过构建物质激励与精神褒奖相结合、个人成长与社会认同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必将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志愿服务行列,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之花遍开革命老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冈篇章汇聚磅礴志愿力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