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一餐热饭”与“一份守护”
2025-03-31 06:18:1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龚 静)日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白鹤街道孔雀社区文化家园内飘出阵阵饭香。83岁的陈翠宝夫妇端着餐盘落座,肉蒸蛋的鲜嫩与百合虾仁的清香在舌尖交织,这对独居老人终于告别了“做饭难”的日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25元的两荤两素套餐,竟来自20米外社区幼儿园的厨房。



图为鄞州区慈善义工为独居老人义务送餐
 

  这座由慈善义工“盘活”的“银发餐桌”,藏着基层治理的巧思。面对社区用房紧张、硬件匮乏的困境,慈善义工们走遍各小区调研需求,最终将目光投向幼儿园闲置食堂。从协调场地到设计动线,从食材搬运到送餐入户,这群“红马甲”用脚步丈量出养老服务的温度——每天中午,他们推着不锈钢餐车疾行,确保15分钟内将热餐送至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遇到耳背的长者,义工们俯身细语介绍菜品,甚至为独居老人定制“低盐少油”版本。

  “以前总怕给子女添麻烦,为做饭发愁,现在有了这个助餐点,日子可舒坦了!”吴才功老人激动地诉说着。

  与孔雀社区隔街相望的丹顶鹤社区,正上演着更动人的故事。尽管社区已拆迁,132位独居老人散落城市各处,但一支慈善义工队却将服务半径从“百米街巷”扩展到“全城网格”。

  近日,慈善义工应祥康骑行6公里来到曾子慧老人的临时居所。检修电路、理发聊天,这些“三声三动”服务(节假慰问声、平常敲门声、特殊关爱声)在拆迁后升级为“十小服务清单”。通过“鹤人鹤语”小程序,义工们为分散的老人建立电子档案,实时跟踪需求:俞大爷丧妻后陷入抑郁,心理疏导专班立即介入;王奶奶跨区搬迁不会用智能锁,“临时管家”连夜上门教学……

  “社区可以拆,但人情拆不散。”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展示着“爱心地图”——132个标记点如星辰散落,每个光点都连着一位义工结对者。18年来,这支队伍累计服务超1万小时,从“搬家突击队”到“情感疗愈师”,他们用坚守证明:真正的共同体,是心与心的零距离。

  当孔雀社区的餐车穿梭于春光,当丹顶鹤社区的慈善义工跨越城区送暖,两地实践共同勾勒出慈善公益的新图景。前者以“空间再造”破解硬件困局,后者用“数字赋能”突破物理边界,而核心皆是“人的温度”。正如鄞州区慈善总会负责人所言:“养老难题需注重引导让每个普通人成为‘守护者’。”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