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楚璐璐)近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正式出台《拉萨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该《细则》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扩围增效”与“精准救助”的改革新路径,全力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的安全网。
在分析近年来拉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充分考虑政策的可及性与实效性的基础上,《细则》从多个维度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优化升级。在保障范围上,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核心,逐步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在救助流程方面,持续简化手续,不断提高救助效率和水平;在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构建起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类救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帮扶路径和内容。通过对各部门专项救助和关爱帮扶政策的梳理、整合与优化,实现了政策合力的最大化。
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牢底”的目标,《细则》创新举措、完善机制,着力打造“简程序、快响应、缓退出、暖服务”的制度体系,显著提升兜底保障功能。例如,明确将拉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挂钩,建立全市统一、城乡一体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市域范围内救助服务均等化。同时,规范低保纳保要素,在保障对象认定上,从按户口归属确定纳保人数转变为按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纳保;在家庭收入核算方面,采用家庭收入与刚性支出扣除后的综合评估方式;在家庭财产限制上,打破原有有车辆家庭不得申请低保的限制。此外,《细则》进一步完善按户保与按人保相结合的低保制度,取消对重病重残个人的收入限制,增强对低收入家庭中重病重残人员的保障力度。施行后,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保标准1.5倍以内,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四类人员(一、二级重残,重特大疾病患者,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3年以上的生活困难宗教教职人员)可单独申请低保,有效扩大了保障范围。审批流程也得到进一步优化简化,取消民主评议硬性要求,审核确认由两次公示缩减为一次公示。
值得一提的是,《细则》还提出建立健全主动发现和主动救助机制,打破传统依申请救助模式,实现依申请与主动发现两种救助机制并行。充分发挥各级社会救助联席成员协调机制作用,坚持政府兜底与社会参与、“输血”与“造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路,推动综合帮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完善低保家庭“一户一档一策”帮扶机制,形成综合帮扶清单,推动重病、重残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综合帮扶取得新成效。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将形成更加完善的困难群众综合帮扶工作格局,部门协同与社会参与更加充分,困难群众帮扶成效更加稳固。
《细则》的出台标志着拉萨市在社会救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该市的社会保障体系,预计将有效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拉萨市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