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李国全 郑 鹏)香港政商界名人何世柱,拥有多个个人头衔与荣誉,包括大紫荆勋贤、金紫荆星章,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建造商会永远监督等等,但在他个人认可的履历表中,“荣誉”一栏,他只填写了唯一一个称号——广州市荣誉市民。
何世柱与他的家人几十年来一直支持广州慈善事业,正值广州市慈善会成立30周年之际,他表示,父亲何耀光一生都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也投身于建设国家的各项事业当中。“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广州市慈善会成立30周年,我心潮澎湃,非常开心能见证我们国家变强、变好的历程。”何世柱说。
自20世纪70年代起投身广州市慈善事业
何耀光的祖籍在福建,20世纪初期,何耀光在广州出生,并认定自己就是广州人。尽管后来他辗转来到香港,并开创了自己的建筑商事业,但心中对广州依然念念不忘。在20世纪70年代初,何世柱在父亲的嘱托下来到了广州,“我还记得当时住的是华侨大厦,一到夜晚,整个广州基本漆黑一片,和现在的繁华盛景完全不同。”何世柱表示,来到广州后,他希望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投资开厂买地赚钱,而是想方设法去捐钱,“我们在70年代,就决定在广州市海珠区全资捐款建一所中学,当时准备花费的资金是400万港元。”
此后,何世柱父子又捐赠支持广州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慈善的义举从未停歇,“我永远记得我父亲何耀光说过的话,不要想着在祖国大陆去赚什么钱,而是想着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为自己的祖国作奉献。”
“慈善要帮对方增加知识,做到自力更生”
谈及慈善的核心含义,何世柱反复强调,慈善一定要做到不求回报,“如果你帮助一个人,是希望他将来可以回报你,或者为你赚更多的钱,这就只不过是一种生意的投资。”何世柱说。
在何世柱的办公室里,可以看到摆满的照片和奖章,这些全都是父子俩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见证。何世柱从中拿出一张2017年拍摄于广州市海珠区何贵荣夫人福利院的照片向大家介绍,20世纪80年代,何耀光了解到有很多老人的温饱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需要获得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照顾与陪伴,于是他毫不犹豫发起了捐款。由于时间太过久远,何世柱已经记不清父亲捐资多少,为老人们盖起了这一间福利院,只记得父亲立下了规矩,要求何家人每年都腾出时间回到福利院看看,要利用好这个福利院,造福更多的老人,而何世柱也遵循了父亲的嘱托。
帮助他人脱离困境、解决生活压力的义举还在继续,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何世柱认为,慈善不能只局限于此,而是应该朝着教育的方面进行转变——着重于帮助他人增加知识,让他们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以及为国家作贡献的能力,实现良性的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整个社会发展得更加理想。
一次性捐赠355件书画
何家将善心传递向了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了对我国文物的保护。20世纪50年代,何耀光开始购藏书画、保存国粹。受何耀光的嘱托,2018年7月,何家的子女们一次性将355件珍藏的中国书画赠予香港特区政府,其中包括“明四家”“松江画派”“扬州八怪”等许多名家之作,官方估价38亿港元,而拍卖行估价更是超过100亿港元。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何家的义举表达由衷的感谢。三年之后,何家又再一次向特区政府捐赠了8件珍贵的中国书画藏品。
谈及做出这一义举的原因,何世柱表示,因为父亲的一生,都在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永远是一名中国人”。
“我有信心见证祖国越来越强大”
今年是广州市慈善会成立30周年,何世柱表示,广州的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他期待广州市慈善会能够关注更多不同需求的困难群众,加大对慈善教育事业的投入,为广州、为粤港澳大湾区、为国家培育更多善良、坚韧且优秀的人才,并鼓励更多人一起投身于慈善事业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希望接下来能把慈善资金部分用于香港的教育上,要让香港的孩子看到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何世柱表示,有信心见证祖国越来越强大。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