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吴 嫣 尚 洛)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坚持党建引领主线不动摇,通过“机制护航+专业引航+项目助航”三航行动,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项目运作、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全市社会工作事业发展。
机制“护航”。当地成立铜陵市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完善全市社会工作例会制度和工作通报制度。先后出台《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社会工作+”介入行动实施方案》《乡镇(办)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等,并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人才铜聚”行动计划,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发展、激励和保障机制,为推进全市社会工作“保驾护航”。同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服务综合体,设立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志愿服务站点561个,推动形成“社工+志义工”的“双工”协作机制,目前全市社会工作人才3135人、注册志愿者25万人,成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主力军”。
专业“引航”。铜陵市启动标准化探索,2023年率先发布市级标准《乡镇(办)社工站建设评估指南》,规范乡镇(办)社工站评估对象、内容、方法、过程和结果及应用,提高了社会工作标准化服务水平。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目前全市社会工作岗位496个,其中民政系统16个,占民政事业单位专技岗位数的45.71%。孵化培育专业社工机构,采取自主成立、外部引进、内部转化等方式,共成立社工机构31家。建立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全市建立1个市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4个县区社工总站、36个乡镇(办)社工站、10个村(社区)社工室。同时,成立铜陵民政开放学院,积极鼓励动员相关人员参加全国社工职业资格水平考试,连续10年累计培训1万多人次,目前全市持证社工1095人,其中高级社工师2名。通过标准创制、岗位开发、阵地建设、人才培育等多管齐下,引导社会工作步入精准、高效的专业发展之路。
项目“助航”。近年来,铜陵市整合资金1800余万元,重点围绕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实施127个“社会工作+”项目。依托省市两级18个“三社联动”试点项目,开展10个“社会工作+”善治行动项目和9个“邻里中心”运营项目。联合组织部门,发动党建联盟单位认领社区“微服务”“微管理”“微治理”项目220个。积极争取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市县(区)两级共开展微公益创投项目300余个,并对上争取资金实施了14个慈善和社会工作微项目。同时,创新推动“社工站+社区慈善基金”,实施困难群众帮扶、打造邻里互助服务之家、独居老人关爱等社工和志愿服务项目12个,推动单一社会工作服务向社会工作嵌入式服务转变,促进社会工作项目丰富提升,助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