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何惜双目瞽 逐梦在路上 ——记热心文学和公益的黄秀峰
2024-03-08 08:29:2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张洪杰 赵先秦)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北韦周村有一座私立公益书院——秀峰书院。书院的主人叫黄秀峰,他是一名重度视力残疾人,也是一位知名诗人、资深媒体人、文化传播者。30多年以来,他身残志坚,凭借微弱的视力,在文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执着前行。

北漂逐梦 辛劳成疾

  中学时代,黄秀峰就是一个热爱读书、喜欢写作的人。二十世纪末,他怀揣梦想、背井离乡,成为北漂大军的一员。北京虽然平台广、载体多,但是人才济济、高手如云,机遇与竞争并存。在此期间,黄秀峰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著作以及文学评论、美学理论等方面书籍,不分昼夜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2015年5月,黄秀峰参加山东省泰安市志愿者服务启动大会,走路、吃饭、看东西都非常吃力。经过眼科医院细致检查后,发现黄秀峰患上眼底黄斑变性,这种疾病非常棘手,若不及时手术,可能会导致失明。眼科专家再三告诫他,一定要保护好眼睛,最好别再从事文字工作,更不能无节制地熬夜。但是,对于黄秀峰来说,放弃文学,太难了。

回归家乡 勤耕不辍

  “我漂泊在外几十年,始终没能对爹娘尽到孝道。他们年龄越来越大,身边得有人照顾才行。作为家中长子,我必须承担起这份义务。”黄秀峰告诉笔者。2019年端午节,黄秀峰毅然回到老家,在照顾父母的同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参加各类文学活动。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黄秀峰一直与在外的宁阳籍朋友保持着联系。好友杨冰是一位比较活跃的军旅作家,时刻关注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无独有偶,在景区规划设计方面卓有建树的好友李船五也有浓郁的家乡情结。当得知黄秀峰返回宁阳以后,他俩格外激动,兄弟三人约好齐聚宁阳。他们同时想到凤凰山,要做好策划包装、宣传推荐文章,把它打造成文化名山,实现“西有青海湖、东有凤凰山”的目标。凤凰山距离北围周村仅8公里。学生时代,黄秀峰曾爬过无数次,对大山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饱含深情。他仅用两天时间就洋洋洒洒地完成了《凤凰山赋》。文章先后在省内外诸多媒体发表,获得广泛好评。随后,他邀请国内书法大家题写《凤凰山赋》。著名书法家王进林、陈忠慧、雷锋生前战友梁友德、辽宁省财政厅副厅长等人挥毫泼墨,一幅幅墨宝接踵而至。

  2022年1月4日,对于黄秀峰来讲,是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天,筹划已久的凤凰山诗社终于成立了,凤凰山国际诗歌峰会也拉开了帷幕。由于时间紧迫,当时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视力本就糟糕的黄秀峰心急如焚,视力下降,听力也衰退,每走一步都需要人搀扶,但黄秀峰并未气馁,依旧怀着火热的激情投身创作中。

  诗歌峰会启动以后,国内外诗人投来的稿件如溪流一般涌入征稿信箱,先由各站点编辑分类汇总,然后由黄秀峰邀请的高校文学博士、著名诗人、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进行评审,最后在国内外相关文学网站上公示评审结果。活动期间,累计收到海内外投稿2300多篇,其中评出获奖作品300篇。“这些获奖作品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以各种形式向外界推介宣传。”黄秀峰深有感触地说,“否则,对不起这些作者的一片苦心。”

  为更好地宣传歌唱凤凰山的诗歌,黄秀峰克服重重困难,又创办了《凤凰山诗刊》,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原新闻发言人傅强年题写刊名。截至目前,《凤凰山诗刊》已公开发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热衷公益 书写大爱

  除热爱文学事业之外,黄秀峰还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从2000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坚持义务献血。截至目前,他的献血总量已超过10000毫升。2020年,北韦周村实施户户通工程,遭遇资金难题,想发动干部群众捐款。此时正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许多人都困在家中没有收入,筹集善款的情况不容乐观。黄秀峰知道以后,不仅率先带头捐款,还通过网络平台、报刊对将修路相关事宜进行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纷纷捐款捐物,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目前,黄秀峰已加入泰安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泰安市慈善协会、泰安市老年公益发展促进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身残志坚、初心不改,黄秀峰正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书写大爱、服务社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