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守正创新 破立并举 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
2024-01-22 09:40:29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赵谨言)河北省雄安新区设立6年多来,积极打造和优化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引导社会组织围绕服务新区建设发展大局发挥作用,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新区及所辖三县共登记注册各类社会组织645家,其中社会团体170家、社会服务机构466家、基金会9家。雄安新区本级社会组织从无到有,发展至58家,其中慈善组织13家。

  2023年以来,在雄安新区管委会指导下,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创新打造社会组织外引内培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据悉,目前新区各级社会组织已实现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全覆盖”,与新区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良好的互动互补关系,逐渐成为助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据介绍,新区公共服务局陆续出台《河北雄安新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制定3类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编制社会组织审批办事指南等,持续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机制,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社会组织既是监管对象,也是服务对象。新区公共服务局探索搭建创新平台,推动发起成立相关领域全国性社会团体。下一步,新区公共服务局将持续发挥社会工作孵化培育基地作用,筹建“公益雄安”大厦,为社会组织共谋发展搭建平台,推动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新区公共服务局贯彻落实社会组织登记“谁发起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有关要求,由登记管理机关会同业务主管单位依程序向管委会报审,重点扶持发展符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社会组织,确保社会组织发展服务新区战略、彰显新区特色。

  依法依规管理社会组织,确保社会组织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健康成长。新区公共服务局创新社会组织监管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加大信用惩戒和跨部门联合执法,构建综合监管模式,营造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环境。据了解,新区公共服务局指导各级社会组织参与编制智能化标准21个、工程类标准20个,建立专家智库6个,搭建行业交流平台9个;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千社助万户”乡村振兴专项帮扶行动,参与雄安新区系列招聘活动,实施“邻里守望”关爱行动,深化“一老一小”社工服务等,在助力新区稳岗就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积极作为,为雄安新区建设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和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