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全国放鱼日”湘潭探索科学护生“湖南方案”
2025-06-12 01:16:3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林 夕)湘江之畔,窑湾古街,善念如潮涌动。在6月6日第11个“全国放鱼日”,一场以“科学放生”为核心、融合多元力量的生态修复行动在湖南湘潭盛大启幕。这场由湖南省生态保护联合会、湘潭环保协会、湘潭市佛教协会联合主办,并得到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湘潭市委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湘潭市农业农村局指导的活动,首次创新性地将公益放流站建设、专业法规指导与宗教护生理念深度交融,为破解盲目放生生态困局贡献“湖南方案”。



图为科学放生现场
 

  活动伊始,湖南省生态保护联合会会长周秋光在致辞中表示,唯有将科学精神与慈悲情怀相结合,方能实现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的真正统一,令放生之举化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动能。他希望通过共建公益放流站的模式,进一步凝聚合力,打造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共建共治的生态保护新格局。随后,湘潭环保协会理事长廖勇表示,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更是对湘潭生态成果的生动展示,对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号召。

  活动现场,湖南省生态保护联合会携手湘潭环保协会、大唐兴寺及湘潭市雨湖区农业农村局代表,共同签署《湘潭公益放流站共建备忘录》。多方将协力探索“政府指导+社会组织运营+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旨在通过定点放流与科普教育双轨并行,引导公众告别“盲目放生”,迈向“依法放流、科学护生”,助力湘江鱼类多样性恢复,服务长江十年禁渔战略。

  企业代表、环保志愿者与青年大学生共同宣读了《水生生物科学放生护生倡议书》,“恪守法规、严选物种、审慎选址、科学放生、抵制盲目放生、支持保护行动”六条准则,为公众参与指明了清晰路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现场升华了放生的意义——从慈悲初心升华为履行生态之责,必须依法、依科学、依生态而行,并呼吁通过科普教育、多元共治与弘扬生命伦理,使护生内化为全民生态自觉。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李少阳以“交响乐”妙喻生态保护的多方协同本质。湘潭市政协副主席肖冬梅则深情表示,守护母亲河的生动实践,依靠社会各界久久为功的韧劲,终将绘就湘江水清鱼欢、生机盎然的新画卷。

  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唐祥飞捐赠书法作品,与会嘉宾及公众代表在倡议长卷郑重署名,将承诺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步履。随着近万尾来自省水产原种场的胭脂鱼苗顺着滑道欢跃入江,窑湾码头的增殖放流环节以无声的生命之歌,为活动写下动人句点。

  此次行动亦属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发起“从高山到大海·助力濒危鱼类回家”全国24城同步科学放流的重要一环。多方力量的交响,正让善念的清流科学地为母亲河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