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研学笃行南太湖 勇为慈善立潮头 —— 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浙江省慈善文化研究院湖州分院)工作纪实
2025-06-09 10:50:57    慈善公益报

□    金智豪


  慈善公益报   10多年来,浙江省湖州市慈善事业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在不断追求出色、出彩、出众的前行路上,湖州慈善人一直思考着一个深刻的时代命题:如何在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中,营造出人人慈善的良好社会环境?随着“构建慈善平台,发展慈善文化”思路的日渐清晰,湖州慈善人在实践探索中紧扣时代命题,把创建湖州慈善文化研究院提上了日程。2020年6月18日,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5年时间,从破壳、萌芽到开花结果,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在现代慈善的发展之路上,以赶考之心、敬畏之心、工匠之心、拼搏之心,汇聚英才,深耕理论,创新实践。先后实现三个全国首创:设立全国地市级首个慈善专业研究机构,在全国首创慈善文化超市,成为中华慈善总会在全国地市级设立的首家慈善文化研学基地。从纸面到地面,从研究到践行,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以善作善成的争先实干,让湖州的慈善文化事业走在中国现代慈善发展的前端。

起锚:搭建战略平台

扬起理论研究的风帆

  2019年11月,受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创建慈善文化发展研究院启发,湖州市慈善总会专程赴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陕西省慈善文化交流研究会等全国起步较早的慈善文化研究单位考察学习。时任湖州市慈善总会会长魏秀生阐释道:“为了持续提升慈善组织与从业者的思想认知,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大更强,我们主动上门向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求教,两家战略合作一起建设一所慈善文化研究院。”此次跨区域协作拉开了湖州慈善文化研究院筹备工作的序幕。

  筹建湖州慈善文化研究院得到了浙江大东吴集团董事局主席吴仲清的鼎力支持,大东吴集团承诺连续10年为慈善文化研究院提供冠名捐助。2019年12月13日,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理事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及监事成员,审议通过了《章程》和内设机构方案,决定吴仲清为法定代表人、孙阿金为理事长,聘任魏秀生为院长。

  2020年6月18日下午,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东吴开元名都酒店举行。时任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省慈善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加元出席,并授予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为省慈善联合总会慈善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州分院。成立仪式当天,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举办了为期3天的“慈善组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学习研讨班”、省市慈善书画笔会。同时开展的4个活动,清晰了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构架,让湖州慈善会系统从此走上了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全新征程。
 


2022年9月,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前排中)、时任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陈加元(前排右三)到研究院检查指导工作
 

  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创设以来,先后与西北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研究院聘任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梅等57名专家学者,涵盖全国慈善界、社科界、艺术界,担任高级研究员、特约研究员和研究员。研究院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艺术分院,通过艺术分院平台进行对内对外的慈善艺术交流,促进慈善文化的传播。

  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的同时,湖州市慈善总会召开了以“如何进一步加强慈善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县(市、区)慈善总会会长联席会议,陆续建立了以湖州高校教师、区县慈善总会主要领导、社会各界贤达为主的本地研究员队伍。对内对外协同发力,既夯实了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的根基,又打开了认知格局。在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和省慈善文化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研究院决定举办“首届南太湖慈善论坛”,迈出了在长三角区域打响品牌的关键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湖州安吉余村提出15周年之际,2020年8月26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新时代慈善——首届南太湖慈善论坛”在湖州举行。百余位长三角城市群的慈善同仁、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阔论慈善发展。论坛发布了《首届南太湖慈善论坛湖州共识》。这次长三角的慈善盛会,让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在太湖南岸交融碰撞,它标志着湖州的慈善文化研究升起了全新航行的希望之锚。


 

踏浪:创新实践模式

激荡慈善文化的浪潮

  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不断打开全新视野,不断承担更大责任,以创新突破、善作善成的作为,开创了长三角与西部地区慈善智库协同合作的先河。2020年11月,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合作举办的以“慈善与社会治理”为主题的首届“陕浙慈善论坛”在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举行,陕浙两地慈善领域领导、专家共筑研学交流新路,共育慈善文化果实。

  按照约定,“陕浙(浙陕)慈善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在两地交替进行。从2020年至2024年,以“慈善与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与慈善志愿服务”“东西部协作与现代慈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慈善与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的“陕浙(浙陕)慈善论坛”举行了5届。面向全国的战略定位,让湖州慈善文化不断产出研究成果,湖州的慈善文化研究由此被省内乃至全国所关注。

  在慈善文化研究的推动下,为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由湖州市慈善总会发起,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承接的慈善文化实践(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于2021年4月正式启动,力争用3到5年时间在全市创建1000处慈善文化实践基地、100处慈善文化实践示范基地,该活动被写进了湖州市委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到2024年底,湖州全市一共创建了590多个慈善文化实践基地,其中示范基地142个,数量与影响力均居业内前列。为大力传播新时代慈善文化,打造以大众需求为导向的慈善文创产品阵地,2022年6月,研究院创设了由企业冠名的全国首家“丁莲芳慈善文化超市”,推出了论善堂、慈善讲堂、慈善直播间、慈善义教班、慈善书画班、慈善小使者等创意慈善文化产品,先后举办慈善文化传播活动近60场,直接参加(浏览)者87万余人次,获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

  这期间,湖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加强工作指导、牵头组织重大活动、提供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多种方式,关心支持研究院的发展。

  持续不断的研究成果和致力于实践的推广建设,让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乘着时代的东风,在敢想敢做、行稳致远的作为中,从湖州一步步走向全国。2021年6月,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向中华慈善总会提出了成立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的申请。2021年11月16日,中华慈善总会下发了《关于同意授牌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的复函》。

  2021年12月6日,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院长魏秀生一行受邀赴中华慈善总会,参加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签署《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合作协议》。中华慈善总会纪委书记、会长助理胡传木在会上表示:“近10年来,湖州慈善工作风生水起,具备承担大项任务的能力,经过中华慈善总会专题研究,作出了设立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的决定。”

远航:构筑文化高地

挺进慈善深蓝的航域

  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湖州研学基地的成立,是湖州慈善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它标志着湖州市慈善文化的研究传播,开始向着“全国慈善文化研学的高地、链接全国慈善会系统的桥梁纽带、展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的更高目标前行。

  作为全国慈善文化研究高地,5年时间,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先后出版了《向善者说》《向善者论:大东吴慈善文化文集》《向善者论:大东吴慈善文化文集(二)》《向善者行》《向善者艺》《新时代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探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观察》6部慈善文化研究论著。其中,《向善者说》一书是魏秀生院长从2013年4月到2023年5月担任湖州市慈善总会会长期间对慈善的学习、探索、思考和总结。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作序,给予“突出的实践性、较高的理论性、独特的创新性、很强的可读性”的热情鼓励。浙江省慈善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加元热情为本书题写书名。《慈善公益报》、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公众号、《浙江慈善》杂志和湖州有关媒体第一时间给予了报道,各地征订数超出预期。

  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先后承担了中华慈善总会、浙江省民政厅、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近20项,发布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慈善组织参与个人网络求助的可行性及方法路径研究》入围《2022年中华慈善总会课题立项名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慈善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机制和实践路径研究》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3项获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4项获优秀课题,在慈善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22年8月,时任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铭权(前排左一)到研究院检查指导工作

 

  作为链接全国慈善会系统的桥梁纽带,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通过“引进来”提升着湖州慈善研究的高度。自首届南太湖慈善论坛之后,2022年9月5日至7日,“弘扬真善美与新时代慈善——中华慈善论坛(2022)与全国慈善会系统高级人才研修班暨第二届南太湖慈善论坛”在湖州举行。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到会作主旨演讲并为研学基地授牌,为研学基地主任魏秀生,副主任沈振建、吴仲清、左军、姚新兴颁发聘书。来自全国各地慈善会、慈善领域专家学者、研修班学员及新闻媒体代表共190余人现场参加了论坛。中华慈善总会360余家会员单位组织人员在线观看了论坛直播。

  5年来,从3届南太湖慈善论坛(讲坛)的举办,到承接中华慈善总会高级人才培训班以及市区县民政、慈善会系统的培训班,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通过不懈的作为,让湖州的慈善文化研究走在中国慈善会系统的第一方阵。

  在“引进来”的同时,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主动“走出去”,不断弘扬慈善文化领域研究的成果。

  2023年,魏秀生应邀参加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举行的“首届中国慈善学院院长圆桌会议”和“首届中国现代慈善论坛”。同年,魏秀生应邀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慈善治理”全国博士生论坛并为博士生论文点评,他还多次受邀为省内外民政、慈善会系统培训班授课。研究员刘艳云、王荣德等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各地高校、慈善研究机构举办的慈善论坛、研讨会。5年时间,研究院与各地慈善会、民政局、各大院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机制,开展交流活动近百次,巩固扩大了事业朋友圈。

  作为展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还为各地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更为前沿和具体的文化服务。2023年以来,研究院分别与山东工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榆林市慈善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5年时间,在为湖州不断建设的慈善文化公园做好服务的同时,研究院还为筹建中的全国第三家慈善博物馆——湖州慈善博物馆撰写展陈大纲。秉承着填历史之空、奠未来之基、耀当下之光的理念,研究院迅速组织撰写队伍,紧锣密鼓展开近5个月的调研打磨,6万多字的展陈大纲于今年1月24日提前交付。这是湖州慈善研究厚积薄发的成果精髓,亦是湖州慈善研究一路创新实干的真实写照。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裘东耀来研究院调研时表示:“湖州的慈善文化研究定位精准,创意新颖,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慈善文化传播力非常强。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工作力度非常大,围绕着党委和政府在抓的工作,积极开展‘百千慈善文化实践(示范)基地’创建活动,非常契合我们当前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
 


2023年8月,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裘东耀(左二)到研究院检查指导工作

 

  5年栉风沐雨,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走出一条从理论思考到生动实践的新路,开辟一片慈善事业向新而立、向新而行、向新而胜的全新天地。研究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实现研学高地的目标增添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对外合作交流的有序有效推进,促使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不再遥远;社会影响的持续扩大,使重要窗口越擦越亮。

  2025年5月,当第七部慈善专著《向善者歌: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成立五周年征文集》交付出版,中国社会出版社资深责任编辑秦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几天加班加点读完了《向善者歌》,故事感人至深。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的领导及研究员们有勇、有智、有谋,人才济济,《向善者歌》令我心潮澎湃。”这是慈善力量激荡出的澎湃,它凝聚着向善的美好,在时代的洪流中,向善而歌。

  (作者系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传播部副部长)
 

本版图片由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