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石 青)日前,广州市民政局召开2025年推进“慈善之城”品牌建设现场工作会,系统总结2024年慈善事业发展成果,研究部署新阶段重点任务。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锐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立足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广州慈善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广州推进2025“慈善之城”品牌建设工作会现场
过去一年,广州慈善事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慈善信托备案数达49单,受托财产规模突破1.46亿元;社区慈善基金总数突破3000个,筹集善款近1.85亿元;福利彩票销量连续4年稳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达42.5亿元;市慈善会成立30周年之际,累计募集善款超百亿元,惠及群众超千万人次。在“清风促善行”专项行动中,通过阳光慈善工程和风险排查整治,慈善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各区创新实践形成特色品牌矩阵:越秀区构建多元参与服务平台,海珠区打造“慈善+体育”新模式,荔湾区建成多功能慈善综合体,天河区“微基金”精准解决民生痛点,白云区创新慈善超市运营模式,黄埔区首创“党建+食品”帮扶机制,番禺区上线全国首个慈善消费捐智慧实时分账系统,南沙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枢纽作用,花都区探索“慈善组织+信托公司”双轮驱动,从化区“如愿行动”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增城区实现社区慈善基金村居全覆盖。这些创新实践共同勾勒出广州慈善事业的立体图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会议提出三大攻坚方向: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二是聚焦创新驱动,探索公益金融、智慧慈善等新业态;三是深化湾区联动,依托南沙基地建设慈善开放新高地。李锐特别指出,要把握全运会等重大活动契机,通过慈善力量传递城市温度,同时用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升慈善透明度,让每一份爱心都能精准触达需要帮助的人群。
此次会议既是对过往成绩的检阅,更是吹响新时代慈善事业奋进的号角。随着《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深入实施和“十四五”规划收官,广州正以“慈善之城”品牌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慈善创新发展高地。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