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榆林市慈善研究院成立
2024-12-02 09:06:46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高 熙)日前,陕西省榆林市慈善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届榆林慈善论坛在榆林学院举行。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出席仪式。相关单位负责人、慈善领域专家学者、学生志愿者代表、慈善工作者及新闻媒体记者等100余人参加仪式。



与会领导为“榆林市慈善研究院”揭牌


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和榆林市慈善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榆林市慈善研究院为榆林学院学术型研究机构,研究院设有1个学术委员会、1个综合办公室,归属榆林市民政局、榆林市慈善协会、榆林学院三方共同管理,以榆林学院管理为主,由榆林学院教育学院院长白炜担任院长。榆林市慈善研究院聘请榆林市慈善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赵兴国、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院长陈国庆为特邀顾问;聘请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康伟,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为名誉院长;44名来自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和榆林学院的专家教授、榆林文化学者及一线慈善工作者组成了慈善研究团队。

  康伟在代表榆林学院致辞时讲到,榆林学院是具有深厚红色革命底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前身是绥德师范学校,毛主席曾亲笔为学院前身绥德师范学校的同学题词“奋斗”,习仲勋为绥师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校友齐心先后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百年芳华 英才辈出”。学院以“扎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务榆林、贡献榆林”为定位,为榆林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此次在榆林学院成立慈善研究院,意义重大而深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民政、公益慈善事业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推进榆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对今后进一步挖掘榆林丰厚的慈善资源,开展慈善研究,传播慈善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加强学校和政府、学校和协会、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能够有效促进榆林学院人文社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文社科专业水平,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

  刘洪表示,榆林市慈善研究院是适应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要求,学习陕西省慈善协会和西北大学合作联建陕西慈善研究院经验,在原榆林慈善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会校合作、学用结合、研讨培训、服务实践”的一种科学机制。他表示,针对当前榆林慈善事业发展现状亟待开展慈善研究的方向,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慈善法,努力建设法制慈善;三是树立新时代慈善新思维、新理念,不断创新慈善事业新路子、新方法;四是着力服务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公益,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希望,研究院创新研究机制,紧密联系慈善实际,在学术理论、慈善研究、慈善指导、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全市慈善组织提供更多有力的知识支持和服务,为榆林教育事业、慈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赵浩义代表陕西省慈善协会向榆林市慈善研究院的揭牌成立表示祝贺,并就近年来榆林市、县慈善事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形成的“榆林慈善现象”,向研究院提出了“研究榆林慈善现象,推进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榆林市政府副市长沈效功表示,慈善事业是实施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必要补充。榆林市慈善研究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公益慈善事业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希望市慈善研究院能够完善慈善机制,做好慈善研究,讲好慈善故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切实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榆林实践贡献更多力量。

  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榆林市首届“榆林慈善论坛”。与会嘉宾参观了榆林学院校史馆。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