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王学军 马士润 王金磊 于维娜 )2021年12月的一天,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老李家中突发大火,5间房屋和室内物品全部化为灰烬,损失20多万元。对原本生活水平一般的李家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有“天灾”,就有“擎天柱”。就在老李一家陷入困境的时候,政府救助来了,民政部门送来了救助金,村“两委”伸出了温暖的手;慈善帮扶来了,水集街道慈善协会立即发动捐款捐物,帮助老李一家渡过难关,莱西市慈善总会立刻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各级政府的救助和慈善组织的帮扶,让老李一家由绝望转为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是莱西市实施“政府救助+慈善帮扶”兜牢民生底线、不让一户困难家庭“过不去”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莱西市坚持以民生为本,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社会救助模式,对因突发大病或突遇灾害造成生活困难或经政府救助生活仍很困难、花费仍有很大缺口的困难家庭,由慈善组织予以补缺,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投入慈善资金1000多万元,从实际上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有效解决了大病、大灾、大难家庭的生活困境。
找准慈善定位
与政府工作同频共振
生下一对龙凤胎,本是一件喜事。然而几年后,沽河街道的老赵一家遭遇了困境:“金凤”的哥哥“大龙”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每个月一次小化疗、三个月一次大化疗就需4万元。得知赵家的情况,民政部门立即为其办理了大病保险,将大部分治疗费予以报销。尽管如此,剩余的费用也让赵家难以承受。得知此事,莱西市慈善总会立即跟进,连续两年帮扶2万元。由于治疗及时,“大龙”如今已基本痊愈,和正常孩子一样过着快乐的生活。
像这样大病家庭在政府救助的同时,慈善组织立即跟上拾遗补缺的情况,在莱西还有很多。多年来,莱西市始终关心对各类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工作,但由于一些刚性政策的限制,政府救助不是万能的。比如,在助学方面,政府只负担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的救助,高中生则不在政府救助范围;就是对大学生的救助,对很多困难家庭来说,也远不能满足学生上学的需求。再比如助医,尽管有国家医疗体系支撑,但部分大病患者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仍令患者家庭难以承受。
政府救助与家庭需求无法完全匹配的问题,引起了莱西市慈善总会的重视。总会理事会反复研究这些问题后,形成这样的共识:慈善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部分,不能游离于党和政府的领导之外,而是应该与党和政府的工作同频共振,政府救助涵盖不了的,或救助后仍有很大困难的,慈善应该起到“补缺”的作用,让慈善帮扶服务于政府救助,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这是慈善组织应有的作为。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莱西市慈善总会自觉服务、服从市政府的救助工作,特邀市民政局分管社会救助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总会每周的例会,向总会通报政府救助相关情况,特别是政府救助后仍然很困难的家庭情况,为慈善帮扶提供指导性建议。民政部门还出台了《莱西市关于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政府部门与慈善组织之间的救助信息互通共享,依据申请救助对象意愿,将其个人救助需求信息推送给慈善组织,帮助慈善组织精简查找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对遇到困难的群众给予救助帮扶,起到为政府救助兜底补充的作用。近几年来,莱西市慈善总会帮扶政府救助后仍有很大缺口的家庭1200多个,发放帮扶资金1394.6万元。
钱从这里来
做“有米之炊”慈善解急难
慈善帮扶要做好为政府救助兜底服务,必须有充裕的善款做保障。多年来,莱西市慈善总会为增强服务政府工作的能力,在慈善资金的募集上下功夫,近5年来,共募集善款12237万元。
做好“慈善一日捐”文章,善款募集年年上台阶。“慈善一日捐”多年来一直是善款募集的重要平台,在莱西市慈善总会积极建议下,莱西市委、市政府每年下发通知,安排部署“慈善一日捐”工作。今年的“慈善一日捐”工作更是被列入市委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的一日捐工作,市级四大班子的领导总是在第一时间带头捐款,成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标志性事件。近5年来,共接收“慈善一日捐”资金2230多万元,其中2024年达到420万元,创一日捐最高水平。
副会长单位率先垂范,引领社会慈善募捐。为了广泛募集慈善资金,莱西市慈善总会广泛发动副会长单位和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日常捐和定向捐款,为慈善帮扶提供保障。近几年来,仅副会长单位捐款3000多万元,在全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广泛设立慈善基金,增强慈善帮扶的实力和底气。出师无名,难以取胜;募捐无名,也难以募集到更多善款。近几年来,莱西市慈善总会以建立专项慈善基金的形式,凝聚爱心,实现慈善募捐基金化、网络化。募捐基金化,就是设立新的基金项目,以基金项目拉动募捐。莱西市慈善总会通过设立助医、助教、助学、助困、助老、助孤等专门基金项目募捐善款。2021年,华商集团设立了5000万元的助学爱心救助基金,当年就有50余学生和困难家庭在受到政府救助后,得到华商集团的慈善帮扶。2022年又有万福集团、宏东置业、洛维新材料各设立1000万元的爱心基金,当年就有30个困难家庭和613名大病儿童受到慈善救助和帮扶。到目前,已设立16只冠名基金,基金规模达到1.2亿元,为实现政府救助后的慈善帮扶提供了善款保障。
莱西市慈善总会还加强社区慈善基金建设,让基金延伸到最基层。出台了《莱西市社区基金管理办法》,主要实施养老关爱、意外救助、困难儿童关爱等救助项目,实现超前服务,有些在政府救助之前,即进行慈善帮扶,采取“总会补助一点、爱心企业和乡贤赞助一点、社区居民捐助一点”的办法,设立了7只社区慈善基金,基金规模达到329.65万元,其中孤独症儿童关爱基金100万元。
互联网募捐迅速发展。从2021年开始,莱西市慈善总会结合“520一起做好事”和“99公益日”携手腾讯,线上发布了“让生命不再溺水”“童书乐捐 共享悦读”“莱青春志愿小课堂”“善暖莱西 暧橙行动”“莱西市儿童守护行动”“给星星一份力量”等项目,开展网上募捐,共收到26196笔捐款,共计103.85万元。项目上线以来,社会团体、企业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通过小红花捐、分健步捐、答题互助等形式筹款,用爱心汇聚力量,用慈善传递温暖,为做好慈善帮扶增加善款,为政府救助增添靓丽的一笔。
精准施救
不让一个困难家庭“过不去”
今年3月,正在天津医科大读研究生、老家南墅镇的郑某,突然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很快花费了10万多元。因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郑某一下陷入了困境。尽管郑某所在的村庄地处偏远,但经慈善组织网络摸底排查,很快掌握了郑某的情况,莱西市慈善总会在政府部门尚未予以救助的时候,为其送去了1万元,帮助解决报销以外的医药费用。
2017年以来,莱西市建立起以市慈善总会为主体、以镇街(社区)慈善协会为依托、以村庄(居民小区)慈善工作站为基础的三级慈善组织网络。村庄或小区有急需救助的对象,慈善工作站立即上报慈善协会,慈善协会又第一时间上报市慈善总会,总会立即在每周的例会上研究。因此,郑某得到了及时救助。
家住水集街道万福馨苑的姜某,其丈夫于今年7月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姜某本人月收入2000元,女儿上初一,儿子上小学,家庭陷入困境。很快,居民小区慈善工作站将情况反映上去,莱西市慈善总会第一时间为其送去了1万元,帮助姜家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为了不让一个困难家庭过不去,莱西市建立起慈善工作站“一访三查”制度。无论是否享受低保待遇或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凡是有重大疾病和天灾人祸的,都要入户走访,查明原因、查明医疗费用、查明家庭收入,及时逐级上报慈善组织,使应该得到慈善帮扶的困难群众都得到及时帮扶。
为了不让一个困难家庭“过不去”,莱西市慈善总会还建立了“特别救助项目库”,就是在原有常规救助上,做好兜底补充。按照慈善传统项目的救助,大多是最困难的人或家庭才能得到帮扶;而设立“特别帮扶项目库”,能让那些未跨过救助临界点、但确实需要帮扶的群众也能得到慈善帮扶。这种情况,在莱西有许多。水集街道文化路社区的许某丽,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其去年6月份脑干溢血,在重症监护室住院83天,又转普通病房一个多月,花费26.9万元,且瘫痪在床,不能自理。除去报销,仍有很大一部分费用需个人负担,因有“固定收入”这个条件限制,其不在政府救助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救助项目库”启动并发挥了作用。莱西市慈善总会认真接受申请,给予其1万元的慈善帮扶,解了许某丽的燃眉之急。
近几年来,莱西市慈善总会已帮扶个人或家庭 800余个,发放帮扶资金600余万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