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温东岭 李国全)作为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欧派公益基金会自2020年底成立以来,秉持“以人为本,关爱社会”的公益理念,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中。
欧派公益基金会在乡村振兴的多个领域持续发力。截至8月15日,基金会在各类公益活动中的捐赠支出超3500万元,其中包括乡村教育振兴、村居环境振兴以及文化设施振兴等方面,为乡村的全面发展贡献欧派力量。
近年来,欧派公益基金会先后荣获了“2022年度广州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2022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铜杯”“2023年度广州市‘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金穗杯’金杯”等荣誉。
“多管齐下”助力乡村教育
点亮学子希望之光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欧派公益基金会深知教育的力量,自成立之初起便将“助学圆梦”作为主要公益方向之一,并联合壹基金启动了“爱芯计划”,为四川昭觉县四开乡东启希望小学捐赠了无醛爱芯课桌椅和温暖包,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构筑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欧派公益基金会还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西藏林芝倾多镇中心小学,为倾多镇中心小学建设了欧派“无醛爱芯板”教师书屋,让老师们能够在工作之余享受阅读的乐趣,提升自我,进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投入到乡村教学工作中。
2023年,欧派公益基金会推出了自主品牌项目“青松拔萃计划”,致力于资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实现求学梦。在目前资助的11名学子中,来自广东梅州平远中学的两位同学已顺利考上了大学。
此外,欧派公益基金会还向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河南新乡受灾的韩屋村中心小学和广东河源紫金龙窝第二中心小学等捐赠了课桌椅、图书室、电脑室等教学物资和助学金,助学方面捐赠款物价值总计超过700万元,有效缓解了这些学校的资金压力,改善了教学条件。
从学校的图书室、电脑室,到设立教学基金及助学奖学金,再到对口帮扶偏远山区学校,欧派公益基金会在乡村教育振兴的路上不断走深走实。
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助力村居环境“换新颜”
村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反映与直接体验,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欧派公益基金会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通过资金捐助和一系列实际行动,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助力居民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欧派公益基金会向贵州毕节六甲村和广东梅州平远长田镇等地,捐赠了高效节能的路灯系统,不仅照亮了村民夜晚归家的路,更点亮了乡村的夜生活。此外,针对梅州丰顺县小胜镇的乡村道路修缮项目,欧派公益基金会投入100万资金进行道路硬化和拓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成为过去式。
在环境整治的征途上,欧派公益基金会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整合多方资源,深入乡村一线,助力农村道路交通、家园重建等重点难点民生问题。今年6月梅州发生洪灾后,欧派集团董事长姚良松第一时间通过欧派公益基金会向梅州灾区捐赠530万元资金,用于防汛救灾和重建美好家园,助力灾区加快恢复生产,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8月16日,平远县委书记、县长周小勇专程到访欧派,对企业一直以来支持平远经济发展以及在“6·16”特大暴雨灾害后给予平远县的大力支持和援助表示感激。
同时,欧派公益基金会还积极倡导并实践绿色生态、绿色乡村理念,在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和长田镇两地合计捐赠85万元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种植本土树种,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提升了空气质量,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清新、宜人的生活环境。
守住传统文化
为乡村振兴铸魂
文化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欧派公益基金会深知文化设施对于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
2023年,欧派公益基金会捐赠300万元,定向用于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为这两个机构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为客家山歌、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保护传统文化,欧派公益基金会还积极打造乡村文化阵地,向梅州市大柘镇红心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捐赠500万元(目前已支付400万元)。文化活动中心落成后,将成为红心村居民学习、娱乐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广东平远大柘镇欧派林绿美项目
西藏林芝倾多镇中心小学教师书屋
通过这些捐赠,欧派公益基金会正在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铺设一条坚实的道路。只有让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才能让乡村居民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回望过去,欧派公益基金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展望未来,欧派公益基金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行动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多方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