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图说新闻
慈善空间 爱的地标 —— 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发展“慈善空间”纪实
2024-05-09 11:09:1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龚 静 方 菲 张培轩)慈善义站、慈善公园、慈善广场、慈善美术馆……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正在全力打造更多形式新颖的慈善空间,不同定位的“空间”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构建出鄞州慈善不同的风貌,最终它们将成为城市中、乡村间一个个爱的地标,成为鄞州慈善文化传承的闪亮名片。

  去年9月,在浙江省宁波市2023年度“中华慈善日”宁波宣传月暨“慈善促共富行动”启动仪式上,由鄞州区慈善总会推荐的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先锋广场、鄞州区柠檬树慈善创业共富基地、鄞州万达慈善影院和鄞州区城兴社区“幸福里·益起爱”慈善空间等4家单位上榜,居于宁波市各区、县(市)前茅。

  这四家“慈善空间”分属各行各业,分布在鄞州区不同的地理位置,有学校、创业基地、影院和社区。它们形式各样、身份迥异,但都在用各自的特色为慈善文化注入新元素,精心擦亮“慈善”的闪亮招牌。
 

小学校 大雅堂 先锋广场善名扬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系鄞州区教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学校秉承“让每一位孩子最优发展”的办学宗旨。本着“雅教育(小学校、大雅堂)”的办学理念,以把学生培养成品学优、身心健、艺见长,素质全面,具有可持续发展力和国际视野的一代新人为培养目标。通过“建雅致校园,塑儒雅教师,育高雅学生,立和雅家长”,着力打造“雅教育”品牌,形成独具一格的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雅文化体系。

  学校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艺术教育是“养心”教育,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它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2月,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学习博物馆”落成,发布了首批17件藏品,这些藏品均为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成果,如一套参加慈善拍卖的原创艺术帆布包、一场传递自己爱好的书法个人展、一份面向未来的15分钟生活圈调查报告。据学校党总支书记陈伟忠介绍,该校尝试在校园内打造一个让学习持续发声的“学习博物馆”,把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藏品长期“留存”,让藏品自己“说话”,触发深度学习。

  去年6月落成的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先锋广场,面积近千平方米,呈“二一二一”结构,包含两厅一墙两讲堂一场地。两厅即英雄厅和模范厅;一墙指先锋墙,用来展示学生的品格学习成果;两讲堂是指先锋大讲堂(即报告厅),和英雄厅里面的先锋小剧场,再加上正中间室外露天活动场地。

  先锋广场得到了鄞州区慈善总会鼎力支持,由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管理,是“宁波市十大红色标志性成果”之一,成为全市少先队员的活动基地,是党团队一体化基地。

  广场专门设立“感恩角”,通过慈善方式将队员的红色创生作品、学校的文创作品、红色主题队课等以“实物+二维码”形式专柜展出,供有兴趣、有需要的嘉宾扫码自取、自存、自学、共享等。

  学校与“合一生活”、宁波市艺委会艺教委员会共同创立宁波市青少年艺术基金。学校通过创生“纸为媒”项目生活制品、通过“艺创中心”的帆布包、 “校园十景”小夜灯制作等研发生活制品,营造慈善氛围,通过学生自演、自创、自卖作品,获取公益资金;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为来校参观教师、专家提供艺术作品的扫码销售,从而实现筹集慈善资金的目的。目前该校已经连续3年为宁波市有艺术天赋、但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帮助残疾人更有尊严地去追求梦想

  在鄞州区首南街道陈婆渡一带,有一个“陈婆善渡”的美丽传说,讲述陈氏女在九曲江边义务摆渡的故事。首南街道积极秉承“陈婆善渡”精神,弘扬慈善文化,加大慈善募集和帮扶力度,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共同富裕。

  去年2月,鄞州区首家助残共富基地——“柠檬树·共富工坊”正式成立。基地设在鄞州区首南街道“首善有爱”助残服务综合体内,助残服务中心是一家为心智障碍人群提供“从小到老”全生命周期支持服务的专业机构,以帮助残疾人培训就业和帮助残疾人家庭减轻负担、增加收入为主要目标,开展来料加工、烘焙咖啡、文创周边、精准培训等服务。

  去年,“柠檬树·共富工坊”实现销售收入60万元,为30名残疾人提供6个岗位的技能培训,实现12名以上残疾人获得增收。

  目前,“共富工坊”有专业教职员工23名,心智障碍人士90多人,其中“唐宝”(唐氏综合征患者)13人、就业年龄段心智障碍者33人。经过职业课程培训,目前已有16位学员能开展烘焙、咖啡制作、茶艺、服务员、配送员、理货员、驿站小哥等相关工作,其中2人与“柠檬树”签订劳动合同,成为其正式员工。

  “柠檬树·共富工坊”残疾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打造了集“职业技能评估、职前训练基地、辅助性就业实践、支持性就业、就业转介”于一体的辅助性就业创新示范基地,实现集中照料、便利就业、社会融入和价值体现的共赢。

  鄞州区“首善有爱”助残服务综合体还承接了鄞州区困境儿童维权帮扶项目,并设有无障碍观影点和法律援助服务点。承接各方公益助残资源的综合体,已然成为鄞州区提供多种助残服务残健共融的爱心家园,有力地推进鄞州区残疾人的就业创业和共同富裕。
 

“人人义工” 以企业担当践行社会责任

  作为鄞州区慈善总会正式挂牌成立的“慈善影院”,鄞州万达影城是该区慈善总会的首个慈善空间,自2023年3月初挂牌以来,联合鄞州区慈善总会举办了十余场公益观影活动,累计受益人数超2000人。“慈善影院”除了对全区的慈善义工回馈福利外,还定期为失独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免费或优惠的观影服务。同时还不定期推出特殊专场。例如2023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为全区残疾儿童提供亲子观影活动;暑假期间,为四川对口帮扶地区来甬(宁波简称)的“小候鸟”提供热门动画片及文艺展示专场;重阳节,则安排老年人观看抗战老电影……一场场经典影片、一次次用心组织,鄞州万达影城充分发挥好“慈善影院”的公益价值,实现相互扶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用自己的特色推动鄞州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慈善的好帮手、百姓的好伙伴。

  除了提供观影上的优质资源和真诚服务,鄞州万达影城还秉持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落实“万达人人是义工”的口号,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积极加入鄞州慈善义工队伍,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热心参与各项慈善公益活动,尽己所能彰显义工精神,以企业担当践行社会责任。

  此外,鄞州万达影城积极发挥自身文化传播的优势,通过摆放宣传海报、影片开始前播放慈善宣传短片、制作爱心电影票、提供爱心义卖场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慈善典型和慈善事迹,弘扬慈善文化和慈善精神。
 

“幸福里 益起爱” 有爱社区更幸福

  鄞州区中河街道城兴社区成立于2010年3月,地处中河街道中心区域,面积约0.6平方公里,由风格城事、宁兴·城市花园、尚雅府三个小区组成,规划户数3636户,常住人口8800余人。社区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节水型社区、浙江省科普示范社区、宁波市五星级党组织、宁波市慈善社区、宁波市慈善空间、鄞州2017年至2022年慈善成绩突出集体、鄞州2018年至2020年度慈善义工优秀品牌等多项荣誉。

  社区成立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以人为本 服务居民”为宗旨,围绕“爱在城兴 从心启航”目标,全力打造“幸福里 益起爱”慈善空间工作品牌。2023年,鄞州区“幸福里 益起爱”慈善空间被评为宁波市级慈善空间。

  社区通过大力宣传慈善法,倡导崇德向善,传承慈善精神,让慈善文化在社区“扎根发芽、茁壮成长”,营造“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良好氛围。同时,依托慈善文化长廊、慈善主题公益栏等宣传阵地,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慈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此外,积极利用新闻媒体、社区微信公众号、慈善微信群等平台宣传报道社区慈善文化、慈善服务和慈善活动,培育了“幸福来敲门”“微爱”暖心工坊、钱丁盛书法班、青苹果乐园、绿色导师团队等多个爱心社会组织,涌现出“鄞州慈善之星”“鄞州好人”“棉鞋奶奶”李文清,市劳模、市首届“阿拉好邻居”、市“最美先锋党员家庭”、鄞州好人范国义,网红楼道长忻仕军,慈善达人赵亚飞、罗霄等优秀慈善义工,传递了“最美力量”,让慈善爱心美丽绽放。在他们的引领和感染下,社区慈善义工不断涌现,慈善暖心故事层出不穷,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扶,不断提升社区党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响“幸福里 益起爱”慈善品牌,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兴社区的各种爱心举措温暖了居民们的心,社区与居民的关系更加和谐、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大家都愿意在这个有爱的大家庭里尽一份力、献一片爱心,同时也开心享受各种暖心福利和便民措施。这种双向的循环让社区不断充满爱的正能量,而这股正能量也在源源不断向外扩展,去温暖更多的人。

  城兴社区“幸福里 益起爱”慈善空间,将聚焦群众“关切事”,解决“烦心事”,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夯实基层治理“共同体”,全力兜住群众“稳稳的幸福”,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更强烈、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传递真情、彰显大爱、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慈善空间的脉络不断绵延,善意让这座城市更加丰满、愈发充盈。鄞州区慈善总将会更加积极主动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各项工作,奋力推进慈善事业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为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贡献慈善力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