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实干推善治 温情暖民生 —— 安康市汉滨区慈善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五年答卷:累计募集善款1.28亿元 ,实施慈善项目48个 ,惠及20万人次
2025-10-15 07:06:5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胡运森 陈铭洋)善行如潮涌,暖意满汉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慈善协会自2019年11月8日成立以来,5年间始终积极贯彻落实慈善法,坚守慈善宗旨、以实干践行初心,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累计募集善款1.28亿元,精准实施慈善项目48个,惠及困难群众近20万人次,为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慈善动能。

多元募捐开新局 善款汇聚显实效

  5年来,理事会始终将募捐工作作为核心抓手,不断创新机制、拓宽渠道,实现善款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99公益日”成为全民参与的慈善盛会。自2020年起,汉滨区慈善协会连续5年成功组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日捐”活动——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动下,党政干部带头捐出一天工资,企业踊跃捐出一天利润,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小额众筹。网络筹款额从2020年的308万元,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1082.96万元;5年间累计发起网络项目13个,参与人次从5万跃升至30余万,生动诠释了“数字慈善”连接全民爱心的强大号召力。

  专项活动与定向募捐精准发力。汉滨区慈善协会精心策划舍得酒、泸康酒等慈善义卖活动,同步开展助力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系列行动,得到中昊建设集团等爱心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累计募集善款845.06万元,为应急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成功承接慈安便民桥等政府服务类项目,争取资金1509万元。2024年,通过中国建设银行牵线搭桥,协会与66家企业达成合作签约,募集资金580.96万元,为慈善帮扶与乡村振兴提供了稳定保障。

项目精准落地 慈善温暖直达民心

  理事会始终秉持“慈善工作项目化、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质量品牌化”理念,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暖到群众心坎里。

  幸福家园安民生:建成45个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打造覆盖基层的慈善服务阵地,让民生福祉扎根一线。

  慈安便民桥通民心:筹集1509万元修建137座慈安便民桥,彻底解决山区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被乡亲们亲切称为“致富桥”“连心桥”。

  关爱留守暖童心:投入510万元建成33个“关爱留守儿童之家”,扶持2个校外托管中心——其中,建设银行捐赠186万元建成12所“关爱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节日慰问送温情:募集141.79万元,在春节、六一、重阳节三大节点,为9万余人次困难群众、困境儿童及困难老人送去关怀,打造具有汉滨特色的节日慈善品牌。

  老年大学乐晚年:创办两所慈善老年大学,开设音乐、书画等特色专业,累计注册学员超千名,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助学筑梦燃希望:募集近800万元助学金,资助2000余名困境大中小学生,以爱心点亮求学之路,用善举托起成长梦想。

  应急救助显担当: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累计接收善款125.77万元,全力支援防疫一线;2024年“7·19”特大洪灾后,迅速募集88.93万元支援北部四镇灾后重建,用速度与温度彰显慈善组织的责任担当。

夯实组织根基 善行誉满三秦

  5年来,汉滨区慈善协会持续完善组织网络建设:在全区27个镇办及教体局、区三院设立29个慈善工作站,推动村(社区)配备慈善信息员,注册成立45支志愿者服务队,构建起覆盖城乡、深入基层的慈善工作体系。

  辛勤耕耘结硕果,荣誉加身映初心。汉滨区慈善协会善款募集规模连续3年跻身全省107个县区前五名,稳居全市第一方阵;连续5年荣获省、市慈善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及“99公益日”活动二等奖;2022年被认定为AAAA级社团组织;2023年获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榜样单位”殊荣;2024年再获中华慈善总会“数字慈善发展二等奖”。此外,新城办育才社区、老城办培新社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等先后获评国家级、省级“慈善幸福家园示范村社”,培新社区“窗帘行动”成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汉滨区慈善协会会长李有明荣获“三秦善星”称号,理事邓炜被评为“优秀志愿者”。这份斐然成绩,是汉滨区慈善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生动写照,更是社会各界爱心汇聚的璀璨结晶。站在新起点,汉滨慈善事业必将承载更多期望与重托,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