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消费帮扶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10-13 08:27:2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张迎迎)金秋时节,硕果盈枝。为让特色农副产品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各地积极开展消费帮扶,通过“直播助农”“以销代帮”“以购代扶”的方式,将农产品与城市市场需求精准连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助农直播“带货”忙

  国庆节期间,天津市宝坻区牛家牌镇后普贤坨村“两委”班子成员忙碌依旧,帮村民策划直播脚本、调试设备、精选商品……后普贤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宝林和村民贾女士现场切下一片土猪肉展示,还教授了不少烹饪秘籍,瞬间吸引了屏幕前的网友。

  “以前销售渠道少,现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给农户建起直播间,还配备了专业设备,教大家如何直播,农产品的销售量也增长了。”一场直播结束,看着喜人的销售成绩,贾女士笑得合不拢嘴。

  “乡货”变“香货”,离不开村“两委”的努力。赵宝林带领村党员干部积极争取资金,把村里的闲置房屋改造成宽敞明亮的电商直播间,并将其逐步建成集产品展销、直播带货、培训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商服务中心。

  “山港家人们,你们收到的每一颗‘沾冬2号’,都是从我们身边的这些冬枣园采摘的,皮薄肉脆,甜美多汁!”一个支架上放一部手机,近日,来自山东省滨州市下洼镇大下洼村第一书记杨胜利,在下洼镇的枣园里架起了网络直播间,化身为乡村好物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直播带货,沾化区的领导和朋友们带头转发朋友圈帮忙拉流,山东港口的领导和同事们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家不仅积极下单,还全程‘蹲守’直播间互动交流,让我们非常感动、很受鼓舞。”杨胜利介绍说,“作为驻村的省派第一书记,我想借助山东港口的平台资源和优势,继续助力优质的沾化冬枣做大影响、做强品牌,走出田间地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多方协作构建共赢生态圈

  时下,正是丝瓜络采收加工的黄金季节。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雷埠乡雷埠村丝瓜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对丝瓜进行采摘、剥皮、晾晒,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如今丝瓜因其独特的纤维结构“丝瓜络”而身价倍增,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财富密码。

  据悉,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产品需求的增长,丝瓜络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怀宁县雷埠乡立足生态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种植丝瓜络,不仅直接促进了种植户的增收,还吸纳了周边闲散劳动力参与采收和初加工,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

  日前,青海省水利厅开展了专项消费帮扶行动,采用“以购代扶、以买代帮”的帮扶模式,通过直接采购农户产品的方式,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真正落到实处。

  活动现场,农户带着刚刚采收的新鲜大葱到场。全厅干部职工踊跃采购,现场秩序井然,购销两旺。本次消费帮扶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销售大葱超过3750公斤,不仅切实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有效避免了农产品积压损失,更直接带动农户的经济增收,增强了群众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做好消费帮扶,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还能带动帮扶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