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安 迪)为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协同合作、互促共进的联动体系,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近期,全国多地纷纷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探索“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在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凝聚服务群众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日,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印发《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按照因地制宜、确保质量、稳步推进的原则,利用3年时间,通过省、市、县稳妥试点、逐步推开,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路径模式,推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省委社会工作部2025年从各市(州)推荐的社区中选取50个确定为融合试点,明确每个试点社区至少发展1个新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至少设计实施1个新的有实际效果或发展潜力的志愿服务项目、至少形成1个新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实践案例。
据介绍,该方案着眼发挥基层党组织善动员、会组织的优势,聚焦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在服务理念上互信互鉴、在服务载体上互联互动、在服务方式上互嵌互融、在服务能力上互补互促,提出融合发展5项16个重点任务。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制定印发《全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在全区范围内遴选100个社区作为融合试点,发挥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在全区各盟市推广建设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探索“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融合发展模式。
融合试点期间,内蒙古将统筹社区各类资源,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阵地共享、队伍共建、项目共创3个方面,完成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作用、建立“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伍、设计实施“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实践案例4项试点任务。
同时,以“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为服务重点,以社区作为主阵地、主场景,在志愿服务需求调研、策划设计、项目管理、沟通协调中运用社工专业理念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项目管理、服务规划等方面的专业性,调动志愿者在资源筹措、服务执行等方面的积极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推动全区志愿服务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北疆模式。
贵州省委社会工作部近日也制定印发了《贵州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省委社会工作部明确全省30个融合试点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用好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聚焦基层治理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培育壮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队伍)、设计实施常态长效“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特色实践案例等方面内容,理清试点工作路径,细化试点社区工作任务清单,发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力量,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此外,为确保融合试点工作落地见效,贵州将举办全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业务培训班,注重理论指导与实践创新相结合,邀请专家重点围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案例解读、路径方法等内容,为参训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据悉,贵州省委社会工作部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指导试点社区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融合路径和品牌,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社区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