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塞北慈善红”展乡村振兴风采 —— 榆林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报告
2025-04-28 10:40:24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胡运森 陈铭洋)在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交相辉映之处,陕西省榆林市的慈善事业正以蓬勃之势,在新时代的绿色公益画卷上书写壮丽篇章。在不久前的陕西省慈善协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汇报:“2024年全市慈善募资总额突破1.22亿元,慈善幸福家园覆盖全市1664个村社。”这组亮眼的数据,令在场100多位慈善会长为之动容。榆林慈善事业以实实在在的高质量成效,彰显出独特的“榆林慈善红”魅力,展现出塞北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卓越风采。

  2024年,榆林市慈善协会围绕资源募集、项目实施、服务拓展、文化建设与组织强化等维度协同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公益答卷。

  在慈善资源募集方面,榆林市慈善协会展现出强劲的动员能力。全年募集慈善款物价值达1.22亿元,同比增长5.1%,连续5年稳定突破亿元大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数字公益节”等三场大型网筹活动,线上发布49个慈善项目,动员67万人次参与,全市网筹6300万元,其中市本级网筹2700万元。善款使用高效精准,全年慈善项目总支出1.18亿元,支出率高达97%,惠及百万困难群众。

  慈善项目实施上,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4年,全市县区在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平台上认领慈善幸福家园总数达1664个,发起项目721个,募集善款善物及建设资金价值共计9.2亿元,其中榆林市慈善协会投入9200万元创办3139个幸福家园关爱中心,精准帮扶39万“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人员。新增认领村社461个,募集款物价值6800万元。4年来,146个慈善幸福家园示范村社落地124个项目,投入552.5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在志愿服务方面,榆林市慈善协会坚持慈善服务与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形成多元公益生态。协会依托110支直属志愿者服务队、1万余名注册志愿者,开展“春节送温暖”“学雷锋”“慈善林建设”“‘六一’送关爱”“九九重阳送关怀”“助残日”等系列品牌活动,将文艺演出、医疗服务、科技普及等送到基层。

  在宣传层面,榆林市慈善协会围绕新修订的慈善法和“中华慈善日”,联合多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报纸连载、有奖答题、官网发文等形式扩大影响力;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学术研究,协会还成立榆林市慈善研究院,先后与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成功举办首届“榆林慈善论坛”,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弘扬慈善文化,协会积极创新,打造“慈善文化艺术园”,举办首届慈善书画作品展。推出慈善文化进校园《陕北娃》专刊,发行专刊3.6万册,举办征文大赛吸引1.5万名学生参与,让慈善文化深入人心。

  组织建设上,榆林市慈善协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重加强思想政治、制度与专业化建设。2024年,协会发展3名正式党员、4名预备党员,党员占比达68%;通过培训与职称考试提升队伍专业度,社会工作师及助理社会工作师占青年职工总数65%,锻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慈善“铁军”。

  刘洪表示,今年,榆林市慈善协会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政治学习;稳步推进慈善工作,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深化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广泛开展慈善研究与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慈善事业发展水平。

  榆林慈善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锚定共同富裕目标,他们以“塞上江南”的坚韧扎根慈善事业,借“能源新都”的创新活力探索公益新路。榆林慈善事业如滔滔无定河,将不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续写辉煌新篇。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