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科技向善 助力养老到“享老”
2025-04-16 09:31:5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杨奕君)89岁的滕泉大高举手机,向屏幕发问:“‘小鲸鱼’,我的股票还能涨吗?”此话一出,室内一片欢声笑语。这是初春午后上海市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活动室里的一幕。20多名银发“学员”围坐在一起,听这家老年福利院的邓院长讲解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DeepSeek(深度求索)的用法。

  邓院长介绍:“老人们记不住英文名,他们根据手机应用软件的图标,给它取名‘小鲸鱼’,这几天学会使用后,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关于健康养生。”

  科技与老年人,看似遥远的两个世界,正在悄悄拉近距离。曾被认为因“技术鸿沟”而难以触达科技的银发族,如今正通过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智能终端等新技术,逐步迈入“享老”时代。

  在医疗领域,老年人就医常常因流程复杂、方向不清而感到困惑。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推出人工智能就医助理“仁小爱”。它集成智能导诊、就医引导、虚拟现实导航、报告解读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老年患者。医院门急诊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仁小爱”能根据病症推荐就诊科室,并提供实时导航和报告解读,帮助老年患者精准就医,避免“迷路”。

  科技也在帮助解决卧床老人的护理难题。3月6日,安养天下供应链有限公司向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慈善总会捐赠了6台自主研发的智能护理设备,总价值13.2万元。这款融合恒温烘干、无菌防护等功能的“助老洁便护理仪”,通过智能化操作减轻家属的照护压力,同时降低老年人感染风险。设备首批将投放至县域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重点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当天,技术团队就前往贤官镇敬老院完成首台设备的安装调试,并“一对一”指导护理人员操作。

  在北京,“互联网+人工智能”也融入了日常养老服务。今年春节期间,东城区民政局发起“慈孝守护”居家养老行动,为老年人免费安装“小蓝船”智能终端及配套应用设备。该设备整合健康监测、送餐助餐、远程医疗等功能,老人仅需语音操作便可“一键下单”,平台同步完成服务派单和反馈管理。今年,北京计划新增1000台设备,并探索“慈善+金融+养老”的可持续支持模式。

  “藕爷藕爷,请带我去护士站!”“好的,请跟我来。”“藕爷藕爷,请给我跳个舞!”“好的,这就给您跳个舞!”在江苏无锡市的藕塘护理院,每天下午两点,“藕爷”机器人都会准时“上岗”。它不仅能带老人前往护士站、活动室,还能与他们聊天、跳舞,成为贴心“陪伴者”。搭配智能手环和毫米波雷达,“藕爷”还能实时监测老人跌倒、离床等行为,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保障老人的安全。

  更多地方的养老院也在陆续引入智能硬件设备,如语音控制、远程提醒、适老导航等,提升服务便捷度。同时,公益出行平台联合高德地图上线“无障碍地图”,标注自动体外除颤器、无障碍通道等设施,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清晰、可及的参考信息。

  从“不会用”到“习惯用”,不止于“小鲸鱼”和“藕爷”,更多科技应用正用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方式,重新定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未来的养老,或许会是一种更有温度、更具尊严的“享老”。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