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尚 洛)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技能培训更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提升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制度创新和地方实践,构建覆盖重点群体和新兴产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职业发展机遇,也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培养适配产业转型的技术人才
近日,江苏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工商联集中公布了全省2025年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等指导性目录。
同时,四部门还公布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目录,目录围绕就业市场用工需求以及“最缺工”职业排行榜中的有关职业制定,包含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等100个职业,目录内职业优先服务制造强省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类和制造业职业占到目录总量的60%,其中数字技能类职业接近30%。对纳入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职业的,各地补贴标准可根据省定基准上浮,幅度可达30%。
据悉,今年,江苏省将紧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现实需求,紧扣劳动者对提高就业质量的迫切期盼,启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专项培训行动。聚焦江苏“1650”(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产业体系,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出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等培训项目。
日前,广东省人社厅、财政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为在广东求职就业的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资金补贴支持,更好地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就业增收。
值得注意的是,《目录》新增数字技术工程师补贴(指导)标准。将14项数字职业(工种)纳入补贴范围,重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开展培训,加快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与此同时,《目录》实施差异化补贴标准。综合培训成本、市场紧缺程度、所属行业领域等因素,将职业(工种)划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分档的差异化补贴。其中,对于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生产制造类职业(工种),适当上调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补贴指导标准,服务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乡村振兴与农民工技能提升
为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日前,山东省青岛市正式启动新一轮“金蓝领”培训项目。据悉,本轮“金蓝领”培训围绕“10+1”重点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对紧缺职业的需求,确定了将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海洋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家电、高端化工等行业的130个职业(工种)作为培养目录。其中,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风险管理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展出动物保育员等25个职业(工种)首次被纳入培训范围。
与以往相比,新一轮培训的时长有所调整,由不少于210个课时缩短至不少于180课时。培训等级涵盖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补贴标准分别为2000元、3000元和5000元。培训项目由具备资质的企业和院校组织实施,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结束后,学员将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日前,湖南省《2025年“技能照亮前程 匠心筑梦潇湘”职业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印发。
该《方案》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围绕先进制造业、康养、托育、新职业等重点领域,分行业、分群体、分类别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根据计划,2025年全省力争开展职业培训9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助力劳动者依靠技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