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民俗文化显身手 乡村振兴增活力
2025-03-03 11:52:4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彭益舟)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各地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直达基层,鼓励基层自主办好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亮出地方文化“名片”

  文化是一方水土的“名片”,蕴藏着无限的魅力。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与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优势,为市民和游客构筑一个远离喧嚣、畅享乡村惬意生活的理想之所,赋能乡村旅游发展。

  结束了一周紧张且忙碌的工作,游客初海凤来到三合村感受独属于这里的惬意与美好。她一边挑选精致的朝鲜族服饰,一边听商铺负责人讲述三合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三合村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契机,巧妙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民俗特色的景观小品,同时对原有的水渠和院墙进行改造和美化,成功打造了一条独具魅力的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如今,这里汇聚了特色餐饮、精品民宿、儿童乐园、摄影艺术、研学体验等十余种丰富多彩的特色业态,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湖南省凤凰县竹山村依托独特的石头建筑资源和800多年的苗族文化底蕴,打造了“石头寨+非遗”的特色文旅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以其独特的“烟火气”成为乡村旅游的标杆。据了解,袁家村以关中民俗文化为核心,打造了一条集美食、手工艺、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唱响乡村振兴曲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第六期村戏“乡当好耍”朗溪镇

  与杨柳镇的对决落下帷幕。活动以其独特魅力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耀眼亮点,吸引了大量观众和游客前来观看。

  活动开展以来,印江“村戏”将傩戏、马马灯、金钱杆、花灯戏等传统民俗文化精彩呈现,充分展现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艺术魅力。木黄镇的傩舞《鸣角三声报福来》和刀坝镇的《马马灯》表演,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趣味,让观众大饱眼福。

  据悉,活动由政府搭台、村民唱戏,村民们自愿报名参与,充分展现出乡村文化的蓬勃活力。缠溪镇的《茅古斯》和板溪镇的《村戏海选》年代秀,既充满乡土气息又极具创意。现场观众不仅能观看精彩表演,还能参与篝火狂欢、免费写春联等互动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在浙江省,兴化市永丰镇多个村的百姓大舞台,一场场精彩的淮剧演出在此轮番上演,包括《珍珠塔》《秦香莲》《牙痕记》等经典名剧。众多村民及周边地区戏迷前来观看,现场气氛热烈,叫好声不断。在河北省,深州市辰时镇南周堡村一场以“我为深州立新功 民生实事年”为主题的河北梆子惠民演出吸引周边上千名群众前来观看。演出通过文化惠民的方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提升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各地乡村文化生活不断出新出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