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安 迪)日前,由中国残联组联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指导,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支持,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和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志愿助残法治行“融合共生 志愿筑梦”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主题馆日——《人民日报》电子阅报屏开屏暨首届全国志愿助残演讲比赛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与会专家表示,比赛不仅是个人风采的展示,更是大众投身志愿公益的特殊方式。比赛既是情感的共鸣,更是行动的感召,志愿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贯彻中央两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推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以《人民日报》电子阅报屏在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开屏为契机,启动首届全国志愿助残演讲比赛,传播志愿助残文化与法治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展示助残志愿者风采。
活动中,举行了《人民日报》电子阅报屏落地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开屏仪式。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馆长赵幸、文化和旅游部党建指导员谢金英书记、《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晓森、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张静之等共同为《人民日报》电子阅报屏开屏。
活动中还启动了首届全国志愿助残演讲比赛。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雁华代表主办方,发布了《首届全国志愿助残演讲比赛实施方案》,介绍大赛主题、赛程安排、参赛要求、奖项设置等主要内容。本次大赛面向全国各行各业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关心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举办全国志愿助残演讲大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讲好志愿助残感人故事,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志愿助残的热情,彰显志愿助残工作成果,展现助残志愿者风采,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壮大志愿助残队伍,提升志愿助残服务的质量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社会氛围。
在成果推介阶段,赵幸介绍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独特的志愿服务风采;张静之介绍了星云基金会助残志愿服务成果;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骆燕畅谈了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文化成果,引发了大家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志愿助残事业的共鸣。
在交流互动阶段,著名影视艺术家孙茜分享了作为助残志愿者的经历和感受,特别是在关注盲人使用导盲犬方面的行动与思考,以及参加今年春晚无障碍视障版录制体会。《人民日报》记者易舒冉从媒体角度畅谈志愿助残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全国最美志愿者”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负责人李楠交流了残疾人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表示,“融合共生”是中国特色的无障碍文化内涵,也是志愿助残、公益慈善的价值理念。本次活动体现了“融合共生”的特点,彰显志愿服务的凝聚力、社会力量的向心力、慈善公益的聚合力。“融合共生”不仅成就了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推进了无障碍事业高质量发展,也将成就志愿服务法治行,助力志愿服务立法。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残联公益组织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亲友协会和精神亲友协会的代表发表感言。
活动最后,各方志愿者团队代表,包括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秘书长唐宪涛、北京市肢协副主席高明辉、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会长严宇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肖容、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于凡等代表走上舞台,共同发起《首届全国志愿助残演讲比赛联合倡约》,向各界爱心人士、志愿者、演讲爱好者发出诚挚倡议:踊跃参与演讲比赛,用激昂话语激发更多人的爱心,让志愿助残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志愿服务的阳光普照大地。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