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任乐晴)帮助他人,阳光自己——1月5日晚,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晚会倾情上演,为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在为期36天的活动中,上海共举办了各类慈善公益活动超360项,捐赠收入达2.04亿元,项目支出1.39亿元。此外,有近45万人次访问“蓝天下的至爱”集成网页,参与线上爱心义卖、各类爱心打卡等活动。
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忠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靖,副市长解冬,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市慈善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冯国勤、理事长钟燕群等出席晚会。
晚会通过情景剧、小品等形式,讲述了过去一年发生在上海的暖心故事。情景讲述《繁星点点》带领观众走进养老院、松江烈士陵园、“凡人善举·爱心窗口”,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描绘出城市大爱。志愿者刘恩宇每年坚持为老人们送腊八粥,十年如一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充分运用自身专长,为抗美援朝烈士修复原画像;有着78年党龄的老党员、如今已经93岁的李仁杰老先生,捐资设立了助学基金,同时鼓励投身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为下一代指引人生之路……这些温暖感人的瞬间不仅体现了爱暖全城的社会慈善氛围,也展现了“向上向善”的上海城市软实力。
在音乐厅“打卡点”,小演员依毛用歌曲《我们》表达了感恩心声。今年16岁的依毛从小眼睛看不见,但是通过“慈善光明行”项目在上海完成了慈善手术,视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从小爱唱歌的她用歌声来感恩社会。另外,情景剧《我的妈妈》以上海市儿童基金会“爱心邻家妈妈”公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真实案例为原型,真实还原了“邻家妈妈”志愿者用情用心呵护“监护缺失儿童”的暖心故事;“公益集市”打卡点,“晨光公益”摊位、“非遗老虎鞋”摊位和“亮吧咖啡”摊位热闹非凡,“快乐慈善”“随手公益”在这里处处可见;小品《生命的延续》讲述残障人士王瑢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爱心故事。晚会最后举行了“万人捐、帮万家——让特困家庭过好年”现场慈善捐款,观众们纷纷将爱心款投入募捐箱。
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周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等共同主办,以“帮助他人,阳光自己”为主题,聚焦特殊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乡村振兴、“五社联动”,重点围绕“学法言善、为民谋善、合力兴善、弘德扬善”等关键词,开展文化传播类、扶弱帮困类、慈善募捐类、志愿服务类等活动,引导更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参与慈善,拓宽全民慈善的路径,打造文明友爱的“上善之城”。
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首次举办互联网专场公益活动,通过腾讯公募平台,联手广大优秀慈善公益组织,推进“互联网+慈善”的实践,打造全社会助力的“全民慈善”和“指尖公益”。整个活动中,通过互联网端筹集善款2250万余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