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施雨辰)2024年,为加快推广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邮运通”服务乡村振兴综合体系,重庆市确定了当年“邮运通”试点区县名单,大足区成功入选。为此,大足区于同年9月印发《大足区“邮运通”试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相关工作进行分工安排。
“邮运通”是集寄递物流、农村电商、普惠金融等于一体的新业态新模式,是服务乡村振兴的综合体系,是一项多跨协同、融合发展的创新性基层改革重点任务。2024年6月,重庆市交通运输委会同重庆邮政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供销合作社等相关市级部门和单位组成评审小组,对34个区县提交的试点申报资料进行了集中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涪陵、永川、九龙坡、大足等17个区县作为2024年“邮运通”试点区县。
根据《方案》,大足将在全区范围内提档升级1个区级共配中心、3个镇级共配中心、20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累计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贷款支持1.2亿元以上,带动涉农和农村地区的产品网络销售额6.2亿元以上,带动涉农和农村地区的产品邮政快递业务量2000万件以上。到2027年,全区具备条件的镇街、村社实现“邮运通”模式全覆盖,全面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大足黑山羊、大足冬菜、“稻+”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打造具有大足特色的“邮运通”新业态新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了实现目标任务,《方案》从健全“邮运通”寄递物流网络、丰富“邮运通”服务功能、创新“邮运通”运营机制、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规定了主要任务。例如在丰富“邮运通”服务功能方面,鼓励支持农村寄递物流企业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立足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专业化供应链,为农产品上行提供销售、寄递、融资等一体化服务;打造4条“双链线路”,把惠农合作项目、“网点+站点”等多项邮政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双链线路”;拓展农产品寄递新通道,利用渝新欧通道与邮政海外仓物流基地,扩大大足冬菜、玉龙山粉条、拾万松花蛋等特色农产品出口额,拓展富葛鲜片、枇杷、熊猫雷竹笋、李子等季节性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方式,打造2条价格更优惠、时限更有保障的“邮运通”定制化运输专线。
“邮运通”示范站还为困难群众带来了就业帮扶。2024年7月,大足区交通运输委在高升镇旭光村设立“邮运通”示范站,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岗位开发。旭光村大力探索“四站合一”(即集交通劝导站、森林防火站、民政康复租赁站和“邮运通”于一体)模式,每月发放2000元工资,聘用旭光村既是脱贫户监测对象、又属低保收入家庭的胡国秀担任集“交通劝导站、森林防火宣传员、民政康复租赁站管理员及‘邮运通’快递员”四员于一体的公益员,并纳入脱贫户公益岗位300元/月临岗,帮助其增加家庭收入。
据了解,胡国秀因丈夫患病多年,家庭经济十分拮据。2019年,胡国秀家庭被旭光村纳入了建卡贫困户的同时,还聘请其为交通劝导员。2021年3月,驻旭光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又请她为伙食团煮饭,每月额外补助500元,全家生活日益好转。
“大力推进‘邮运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用活公益岗拓宽增收路。2024年以来,通过大足区交通运输委在龙水、三驱、万古的三个镇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和20个村级寄递物流点,类似胡国秀一样通过‘邮运通’公益帮扶,精准匹配就业增收致富的村民已达73名,有力地促进了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和重点人群人岗匹配。”大足区交通运输委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悉,自大足区首批入选“邮运通”试点区县以来,当地积极指导邮政快递企业健全农村地区寄递物流体系,推进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邮政、商贸、农业、供销、金融、快递等资源整合,“邮运通”品牌服务乡村各方面成效显著。一是进一步拓宽农产品进城渠道,“邮运通”运输专线开通后,农户寄送农产品区内、市内配送成本降低,实现了寄送快、价格优、产品鲜。二是村级站点创新试点建设完备,目前已完善棠香街道双丰村、宝兴镇虎形村和珠溪镇官仓村等村级站点,创新试点了“邮运通”四站合一模式,全面提升了乡村站点服务水平。三是资源整合成效充分彰显,利用农客公交代运邮件,农客公交变身“快递车”、农客公交驾驶员变身“快递员”,实现末端物流网点与运力资源共用,“客货邮”线路服务沿线人口,为群众带来便利。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