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彭益舟)近日,河北省唐山市出台了《唐山市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推出23条举措,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其中提出进一步建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形成“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便捷可及的就业服务圈。
“唐山市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联动共享’方式,打造‘1个中心城区零工市场+N个乡(镇、街道)、社区(村)零工驿站’模式,构建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灵活用工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全覆盖,推动就业服务‘零距离’。”唐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唐山市共建成零工市场23家、零工驿站355个、社区(行政村)“家门口”就业服务站5729个。
据介绍,唐山市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广泛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零工需求信息,提供零工求职招聘信息登记和发布等服务。为拓宽零工市场信息来源渠道,唐山市人社部门设立专门窗口,摸清用工企业和灵活就业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平台精准发布用工信息。
让灵活就业群体好就业、快就业,唐山市优化求职者对接流程,简化求职招聘登记表格事项,设立用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推出即时确认结果、当日面试到岗等服务,引导分职业、分工种、分岗位对接洽谈,方便双方快速达成意向。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唐山市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帮助实现就业。前11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12万人。针对高校毕业生,大力实施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通过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就业见习、就业培训等方式,多措并举、一体发力,促进“早就业”“就好业”。截至目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17万人。针对脱贫劳动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力度不减,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全市3456名脱贫劳动力全部处于持续稳定就业状态。针对农村劳动力,深化落实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十九条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新增转移就业5.36万人。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常态化实施就业援助行动,进行托底帮扶,实现再就业1.29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