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让“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2024-12-23 18:35:0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彭益舟)新一年的冰雪季拉开帷幕,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蕴含蓬勃生机。为把握好冰雪经济发展增长点,各地统筹资源、多措并举,打造更丰富的冰雪消费业态和场景,让“冷”冰雪激发经济发展“热”动力。许多村民们纷纷端起了“雪饭碗”,享受冰雪产业带来的福利。

带动就业促增收

  随着新雪季启动,吉林省各大雪场陆续“开板”。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内,一条条雪道上,身着各色滑雪服的滑雪爱好者在雪道上自由驰骋,和他们一样感受着冰雪运动魅力的,还有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单双板高级滑雪教练王玉喜。

  王玉喜是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的家就在北大湖滑雪场所在的南楼山脚下。从20多年前开始,他就在家门口看着滑雪场一点一点建起来。“滑雪场初建时我就在这里打工,当时只有国家队和省队的运动员在这里训练,并没有面向大众的滑雪教练。后来滑雪场组建滑雪学校,我就报名参加了培训。”王玉喜说,“以前我就是种地、打工,现在我是一个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滑雪教练,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能当冰雪运动的体育老师。”

  王玉喜的“致富经”,得益于吉林市日渐丰富的冰雪版图。自2021年11月,全国唯一省级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台——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挂牌成立后,北大湖镇的冰雪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冰雪经济不仅带来了直接的旅游收入,更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和群众增收致富。

  李俊是崇礼本地人,以前一直在外打工。自从家乡发展冰雪经济以后,他回到崇礼,成为一名滑雪教练。“如今,在家门口工作,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庭,生活比以前安定多了。”李俊说。

  与李俊的就地就业相比,赵福海则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随着崇礼滑雪产业的兴起,他瞅准商机开了一家农家乐。如今,他的农家乐生意红火,年收入达数十万元。赵福海感慨地说:“没想到不起眼的冰雪,居然也是挣钱的商机。”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在山东省,嘉祥县吃到了冰雪产业的“甜头”。随着当地冰雪经济的发展,手套订单需求增加,嘉祥手套产业集群兴起了“总部+卫星工厂”发展模式,将手套缝制环节下放到周边村镇的“卫星工厂”,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又带动了村民就业。

  “骑车6分钟就到车间,平均每月能赚3000多元补贴家用,旺季时每月能赚到五六千元。”全成手套嘉祥街道加工点员工王美容说。

  目前,嘉祥手套产业吸纳劳动就业2万余人,带动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

  另一边,中国最北冰雪游乐园——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极村冰雪游乐园正式开门迎客,丰富的冰雪旅游产品让一路向北的中外游客尽享冰天雪地带来的无穷乐趣。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冰雪旅游目的地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雪地足球、冰上龙舟、泼水成冰……日益完善的场地设施和丰富多样的冰雪体验为冰雪经济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与活力。

  据悉,这几年,漠河市委、市政府加大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向乡村流动,让乡村变成一个“强磁场”,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动力和活力。目前,北极村已建成家庭宾馆180多家,去年全年接待游客223万人次,旅游收入2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8%。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让“冷”资源变成“热”产业,随着人们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兴趣不断增加,这股热潮为各地冬季文化旅游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