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尚 洛)为加快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产销帮扶,落实强村富民工作,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村民的腰包和精神面貌。
产业帮扶 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大别山南麓,红色革命老区,有一个“吨袋小镇”——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2020年以来,依托中国宝武产业帮扶,这里的吨袋工厂不仅为乡镇的留守妇女们提供了工作机会,而且还为她们的家人提供福利,比如周五为老人爱心加餐、孩子放学后和寒暑假里的集中托管,为她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吨袋惠及镇上46户困难家庭。现在越来越多村民选择返乡务工,希望大家不用再东奔西走打零工,在家就能让腰包鼓起来。”洛家畈村党总支书记方巧玲说。
据悉,胜利镇地处大别山腹地,除了新兴的吨袋产业,传统农产品有板栗、中药材、茶叶等,中国宝武为当地探索出智慧现代农业的路子,通过宝信软件智能农业云平台体系化搭建县域特色农产品种植、牲畜养殖新模式。
另一边,今年是国铁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开展定点帮扶30周年。30年来,该公司持续补强农村民生基础设施,兴修农田水利,开展助学助医,改善居住环境,累计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28个、精准帮扶项目313个,发展餐饮旅游业、特色加工业、特色养殖业,打造出一批“铁字号”产业。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安徽省潜山市水吼镇梅寨村争取资金300万元,建设一座800平方米、占地18亩的标准化厂房,招引到竹木加工企业安徽竺田竹业有限公司,帮助村民销售毛竹和就业,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消费帮扶 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近日,安徽省邮政分公司组织专业直播团队赴定点帮扶村灵璧县河北村开展“乡村振兴 共耕希望”农产品溯源直播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定点帮扶工作,助力河北村产业振兴。
直播活动精选了黑花生、黑花生油、灵璧酱豆、葱油辣子等16款河北村特色农产品,以及常青大米、农家散养土鸡蛋、泡椒鸡爪等12款灵璧县知名农产品,通过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以及全方位展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方式,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原产地的优秀环境,更加沉浸式地感受特色农产品。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吸引10000余人次观看,累计下单1956单,成交金额3.11万元。
据悉,直播活动结束后,又进入到录播阶段,持续到12月5日,全省以及北京、山东、上海、四川、重庆等地邮乐小店店主持续推广销售,进一步做大了产品销售规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在甘肃,兰州市开展“央地携手·富民兴陇”2024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采取“现场展销+线上销售”方式,其中线上销售主要通过“甘味·国企”直采平台、央企消费帮扶小程序、公益中国平台和各央企电商平台等网络渠道,同步开展网上展销和直播带货活动,全面提升“甘味”品牌和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带动甘肃农民增收。在河北,保定市积极打造放心消费“直播间”,在全省率先出台《放心消费直播间制度》,聚焦特色产业聚集区,着力解决乡村经营小微主体与大型平台企业地位不对等问题,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大型商贸企业、高校、企事业单位开展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式”“互助式”农业产业,提升议价优势,降低个体成本风险。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