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慈善不仅仅是给予,更是一种爱心连接 —— 记广州市海珠区素社家园社区慈善基金
2024-11-25 10:37:06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李国全)在繁华与温情并存的广州,海珠区素社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城市的版图上。

以慈善基金为“支点”

搅动慈善“大能量”

  时间回溯至2020年12月,为积极响应广州市关于创建“慈善之城”和实施“社工+”战略的重要部署,素社街正式设立了“素社家园社区慈善基金”。这颗慈善的“种子”,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不凡的使命——通过慈善公益活动,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支持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健康发展,特别是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特殊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与希望。

  “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每一个生活在素社街社区的人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度,无论是长者、孩子,还是困难家庭,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海珠区素社街社区慈善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探索服务新模式

激发社区慈善活力

  在素社街社区慈善基金成员看来,慈善首先应该服务广大社区群众,并且需要扩大其覆盖范围和深入细节。在如今社会各界众多社区基金中,素社街社区慈善基金何以脱颖而出?答案在于创新与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

  2023年,海珠区首个街级慈善公益节的成功举办,成为素社家园社区慈善基金创新的最佳注脚。这场活动不仅累计募集近40万元的善款,更重要的是,它搭建了一个平台,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构建多方参与新格局。活动中,“素社家园号”公益便民车的亮相,更是将慈善服务直接送到了居民的家门口,无论是政策宣传、爱心接送,还是应急支援,都彰显了素社家园社区慈善基金对社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响应。今年,素社街继续举行第二届慈善公益节,在全市率先推出首个街级慈善公益IP形象“园园”,让公益慈善与文化IP碰撞出更多火花。

  此外,素社家园社区慈善基金更是别出心裁地设立了“瑶溪书屋慈善空间”,通过开展慈善公益文化主题展、讲座、亲子阅读活动,提供公益志愿岗位,建立书屋志愿服务队伍等,实现“书香+公益”的双向奔赴。

  素社家园社区慈善基金成员深知,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因此,他们特别注重“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理念的传播,通过定期开展公益集市、慈善公益文化节、困难群众帮扶、传统节日集市、线上线下各类宣传平台募捐等活动,不仅能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也能让社区居民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营造“家门口”参与慈善的氛围,从而推动了社区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素社家园社区慈善基金成员的运作下,一系列慈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包括困境家庭帮扶、“幸福树”微心愿、“幸福家”居家安全微改造、“和谐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等,为社区的“老、小、残、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慈善不仅仅是给予

更是一种爱心连接

  展望未来,海珠区素社街社区慈善基金有着更加宏伟的蓝图。他们将继续推动社区慈善基金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通过优化慈善资源募集渠道,汇聚更多的爱心力量;同时,加强社区慈善人才的培养和能力建设,为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擦亮“素来有你,社会有爱”公益慈善品牌,进一步展现“素社家园”慈善品牌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慈善事业中来。

  “在我看来,慈善不仅仅是给予,更是一种连接。”海珠区素社街社区慈善基金负责人希望通过“素社家园”这个平台,能够广泛传播慈善理念,提高公众对慈善的认识和参与度,将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连接起来,使慈善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让慈善文化更深入人心,切实解决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也鼓励各慈善组织与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形成“跨界”合作新模式,共同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