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施雨辰)日前,2024年重庆市肿瘤防治慈善文化节暨“唱响生命之歌”家园好声音决赛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汇聚各方爱心力量,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同助力全市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主题为“携爱相伴抗癌路,同心共唱生命歌”,由重庆市委社会工作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重庆市癌症康复会等协办。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比赛选手、医院职工、住院患者及家属、重庆市癌症康复会会员、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志愿者等约800人参加活动。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发表致辞。他表示,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现代医疗活动已成为融生物医学、心理学与社会人文因素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慈善文化和医务社工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等非医学诊断与非临床治疗服务,在方便患者就诊、建立和谐医患氛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此背景,医院举办本次肿瘤防治慈善文化节,目的是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公益平台、孵化慈善项目,帮助更多肿瘤患者及家庭,增强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和能力,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活动通过举办爱心捐赠、慈善义诊、科普宣传以及举行相关音乐会,让更多人感受到慈善的力量和温暖,让慈善之花在肿瘤防治的各个角落绽放,让幸福之光照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患者。
活动中,原创音乐《重肿故事》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讲述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院81年来不变的初心,让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爱的执着。10位捐发志愿者为10位癌症患者送出定制假发。据悉,“乌丝带捐发行动”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心策划并推出的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公益项目。该项目的核心理念是倡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出自己的健康秀发,这些秀发经过专业处理后,将被制作成精美的“乌丝带”,赠送给因化疗失去秀发的癌症患者。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代表们为10位乳腺癌患者捐赠义乳,希望义乳能够帮助她们重建自信,帮助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更好的恢复。
本次活动中,慈善游园会设有五大主题区,分别为慈善义诊互动、慈善综合服务、黄葛树下科普故事荟、慈善漫画摄影以及健康补给站。游园会以趣味横生的集章挑战为纽带,各集章点布置多样任务,涵盖答题、游戏、义诊、服务体验等。参与者领取游园卡后,只需集满4个主题区印章,即可于健康补给站兑换饮品、小吃及纪念品。
为营造医院“向善向上 尚德尚学”核心文化氛围,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还举办了“唱响生命之歌”家园好声音决赛,旨在用歌声传递爱与希望,彰显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充分展现医院文化力量。
此次比赛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7名,最佳舞台表现奖1名。为增强比赛互动性,特别设置了观众投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为自己喜爱的选手投票,现场投票选出最佳人气歌手。此外,此次比赛还设置了啦啦队奖项,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让比赛氛围更加热烈欢快。参赛选手们个个身着精美的演出服,从流行金曲到经典老歌、从抒情慢歌到摇滚热曲,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嗓音和对曲目内涵的理解,演绎一首首优美的歌曲,为现场观众带来音乐盛宴。
据悉,近年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建立“社工+志愿者”融合发展模式。医院成立西南地区首家癌症患者服务中心,组建了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最大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13424人,累计服务时长达16万小时,获得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擂台赛金奖和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 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志愿者与社工们为患者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包括经济援助、心理辅导、住院陪伴等服务。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