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筹募
款物筹募是慈善组织乃至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没有强大的款物筹募能力,慈善事业便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慈善组织也将失去完成使命愿景的前提。
30年来,中华慈善总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入挖掘筹募渠道,着力拓展筹募方式,多方筹募慈善款物。截至2023年底,共筹募慈善款物价值1600多亿元,使数以千万计的困难群众得到不同形式的救助。
30年来,中华慈善总会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慈善工作者一手狠抓慈善款物筹募,一手狠抓阳光慈善建设,致力于将慈善过程打造为“透明口袋”。严格恪守慈善法,遵守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使慈善工作始终走在法治阳光之下、社会监督之中。
扶弱济困
历史地看,慈善的存在是因为困难群众的存在。尽管困难群众并非慈善存在的唯一条件,却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人间但有困弱存在,慈善便不会消失。
作为慈善事业的践行者,慈善组织从来都是扶弱济困的重要力量,扶弱济困自然也是慈善组织的首要任务。30年来,中华慈善总会始终秉持“慈心济世、善举为民”的立会宗旨,以传统意义上的扶弱济困起始,逐步将自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中心工作,积极助力社会保障、全力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主动投身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慈善之力,为全国慈善会作出了榜样,被社会各界广泛誉为慈善事业“排头兵”。
应急慈善
赈灾与应急救援历来为慈善人的使命、慈善组织的天职。《左传·僖公十三年》有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30年来,中华慈善总会始终秉承这一优秀传统,不仅竭尽全力投入国内赈灾救援,且持续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对多国受灾地区提供人道援助,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每逢国内外发生重大灾害,中华慈善总会总是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应急机制,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筹募迅速、渠道丰富、灵活机动的优势,勇于担起民间救援重任,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受灾群众服务,充分展现了一个国家级慈善组织的大格局、大胸怀、大作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