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籍子识)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华慈善博物馆(以下简称慈博馆)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慈博馆是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合力推进,南通市具体承建的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2016年9月1日正式开馆。建馆以来,慈博馆牢记使命、开拓进取,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
慈博馆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品格,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慈善文化传播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自觉诠释“崇德扬善、知行合一”党建服务品牌内涵,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崇俭尚廉、向善而行。
为全面推进慈善文化传播,2017年9月,慈博馆成立“慈善之声”宣讲团。全团成员先后走进大中小学校70多所,走进社区600多场次,走进国内大型慈善和文博交流展示会10多次,并以场馆为主阵地,开设不同的慈善课堂,引导大众树立慈善理念,参与慈善事业。2022年9月,慈博馆“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荣获第六届“江苏慈善奖”。2023年9月,“慈善之声”宣讲团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
多年来,慈博馆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宣传。2018年,慈博馆与浙江省博物馆合作举办“为善最乐——浙江近代慈善文物文献展”,被央视、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2021年,慈博馆与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组委会合作共建的慈善文化科普展馆获民政部领导充分肯定。2022年9月,慈博馆成功亮相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获“弘博奖”最佳展示奖。
在民政部档案资料馆藏品征集专项经费支持下,慈博馆工作人员走遍江西、湖南、陕西等10余个省(市),成功征集藏品和资料3100件(套),涵盖匾额、楹联、碑刻、砖雕、古籍、拓片、图书等门类,其中不乏具有独特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藏品。经江苏省文物局文物定级专家现场鉴定,共定级国家珍贵文物128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3件(套)。
2021年3月,慈博馆成功入列长三角共建的张謇企业家学院现场教学点,为企业家接受社会责任、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平台。截至目前,共接待学员80多批次、5000多人次。2023年,精心打造“崇廉向善‘三味’课堂”廉洁文化建设项目,累计接待全市各级党组织500余家、党员干部超15000人次,为书写廉洁南通建设新答卷作出积极贡献,荣获“南通市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称号。慈博馆深度拓展教育功能,先后被教育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非遗实践合作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基地”。
2021年9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南通市建设“慈善之城”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支持慈博馆建成国家二级博物馆。3年来,慈博馆紧紧围绕职责使命,持续完善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积极优化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各项建设与管理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8月成功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2年,南通市委、市政府授予慈博馆“2021年度南通市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先进集体”。2024年,慈博馆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23年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先进集体”。接下来,慈博馆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部、省、市决策部署,珍惜荣誉,砥砺前行,努力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