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创建“幸福家园”的榆阳之路
2024-11-06 20:31:2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刘四霞 刘洋洋)“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启动实施4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紧紧围绕“村风正、民心顺、环境美、产业兴”这一目标,网上认领村社393个,实现全覆盖;落实了村社慈善工作站;线上线下募集互助金逾1亿元,参与网捐累计达70多万人次。

  褒扬孝善方面,榆阳区将创建“幸福家园”的实效体现在家风民风的向好向善上。榆阳区慈善协会着手从传统美德的“孝善”抓起,2022年,首先在马合镇试点启动“孝善”创建活动,开展长幼孝善、邻里友善、日行一善、风俗向善宣传动员,涌现出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经过组推荐、村联评、镇考核、区审定的程序,树起一批群众公认的孝善榜样。在此基础上,区慈善协会把握“火候”,及时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全面推开。全区已在4个街道、12个乡镇举办了14场孝善表彰活动,表彰奖励孝善集体34个、孝善家庭和个人715个。

  助老助困方面,榆阳区将创建“幸福家园”的实效体现在帮扶困难群众的融融暖意上。榆阳慈善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募集互助金的优势,助推110多所老年幸福院向着更高目标跨越。牛家梁镇城大圪堵村长壕老年幸福院,是由本村爱心人士赵栓明兄弟捐资1000多万元,按“五星级”标准兴建的,65岁以上的26位老年人入住后,由赵氏兄弟兜底免费居住。芹河镇长海则村老年幸福院也属“五星级”标准,入住的老年人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只用出4元钱。如今,老年幸福院在榆阳区已成为老年人幸福的家园,也成为子女们放心的港湾。对于如何补齐个别困难“小家庭”在幸福家园“大家庭”中的短板,榆阳慈善给出回应,推出“救急难”项目。这个项目直接针对困难家庭,由村组、社区不定期摸底申报,乡镇、街道审核把关,区慈善协会研究审定,并在一定范围公示后予以救助。近年来,累计救助困难家庭3524个(次),发放救助金782.4万元。与此同时,榆阳区慈善协会还给老年残疾人缴纳养老统筹费用,利用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年幸福院和生活相对的困难家庭,实行驻会人员结对帮扶困难户,千方百计为困难家庭提供幸福资源。

  助医助学方面,榆阳区将创建“幸福家园”的实效体现在困难群众就医上学的基本保障上。榆阳区慈善协会与区属最大的医院星元医院联合实施大病救助项目,累计募集救助金3400多万元,实行患者住院免收押金,待治愈出院时一次结算,医保报销后仍无力支付的费用,由大病救助基金予以兜底,几年来资助困难大病患者1120人共607万元。榆阳区慈善协会还在区属的人民医院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每年注入10万元,帮助数百名患者重见光明。此外,资助有关医疗网点体外除颤仪、疫情杀菌器等医疗设备,仅救护车等医用车辆就捐赠了88辆,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为帮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榆阳区慈善协会坚持实施资助困难大学生项目,已累计资助5659人共2772.5万元;坚持实施“童享阳光”项目,网募项目资金累计850多万元,用于资助中小学生;坚持专项资助榆林市一中困难高中学生;坚持“六一”儿童节慰问有关小学、幼儿园;实施农村学校知识星光计划项目,助力莘莘学子实现求学梦。

  志愿服务方面,榆阳区将创建“幸福家园”的实效体现在为千家万户的暖心服务上。榆阳区组建慈善志愿服务队74支,注册慈善志愿者1.2万多人。这些志愿者开展结对服务、护岗服务、家教服务、环卫服务,以及植树造慈善林、回收废旧纺织品等活动,常年活跃在城乡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尤其是各个村社的慈善幸福家园志愿服务分队,生活在群众中,知群众冷暖,帮群众解难,深受群众喜欢。2024年,榆阳区有关慈善志愿服务队捐赠善款40多万元,专项用于志愿慰问活动。榆阳区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前后,组织10支志愿服务队,带上节日礼品,分头慰问123个(次)慈善老年幸福院的3000多名(次)老年人,让老年人切身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