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阿 龙)一座7米长的小桥,何以沟通两大园区,惠及千余群众?安康市石泉县慈善协会会长胡吉应一语中的:“因为桥址选得好!”
遍布秦巴山区的“慈安便民桥”,是陕西省慈善协会统筹,市、县慈善协会联办的公益慈善项目,工程量为5万到7万元的吊桥、涵桥、平板桥等小桥,主要用于解决深山峡谷、隔河堵水群众的出行难问题。鲁家沟口位于石泉县城关镇的杨柳社区,属于城乡接合部,为何要动用这个服务山区的惠民项目呢?
当笔者随着胡吉应来到桥头,便明白了一切。位于杨柳社区二组的这个小沟,因源自后山,流域较长而水量大、流速快,汛期多有险情。由此经过的公路原为过水路面,夏季人车难以通行,群众生产生活和学生上学多有不便。2020年7月,一名镇干部冒雨过河查灾,险些被洪水冲走。胡吉应闻讯赶来,走访调查。石泉县发改、交通部门认为,这里的公路已经通村到组,从项目管理角度不便安排新工程;而社区没有资金,无法自行解决。胡吉应感到,这可以成为“上替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善事,慈善协会理应担当作为。于是,他们打破了只在山乡修建“慈安便民桥”的固有思维,大胆在城郊选址、动工。当年冬季,这座长7米、宽4.5米、高3米的小桥高质量修成,连通了4个村民小组的1200多人,被群众称为“连心桥”。
金秋时节,果实飘香。社区书记李兵带笔者过桥,沿路看了一圈,使笔者大开眼界——这座小桥,不仅是公路桥,而且是“产业桥”,因为它沟通了两大园区,为农旅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山包上的农业园区,有多种观光品种,仅这百亩车厘子,就足以成为市民打卡地;翻过山梁的水土保持生态园,因为自然风光优美、草本植物丰富,成为省级示范园,参观、研学、考察、观赏、旅游的人群络绎不绝。
返回桥头,和正与群众讨论路桥管护的胡吉应会合,听了他及社区干部群众的交谈,笔者方理解:慈安便民桥是惠民项目,只有选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才能产生最佳效益。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