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点亮珍贵记忆 守护温暖时光 —— 各地围绕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开展公益活动
2024-10-01 10:08:0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罗 震)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和精神负担。今年9月21日是第31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为“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日前,各地以此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为相关人群带来暖心帮扶。

  在上海市,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当天,“友好‘拾’光·‘忆’起守护”——上海市2024年“921”老年认知障碍关爱主题活动举行,该活动由上海市民政局主办、长宁区民政局承办。活动上,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工具包及“忆守沪”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小程序正式发布。据悉,自2019年起,上海率先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建设,5年来在科普宣教、早期干预、风险筛查、家庭支持、友好志愿者和友好单位建设等方面实践探索。今年,在5年试点基础上,上海市民政局将优秀经验和典型案例总结梳理,借鉴国际先进做法,经专家论证后开发形成了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工具包百宝箱”。

  该“百宝箱”集结5大工作领域内容,内含工具包手册、实物工具盒、“小蓝花”U盘。工具包手册将各模块工作内容和路径、可借鉴资源加以梳理;实物工具盒主要呈现实物工具范例,如早期干预的干预工具、宣教科普工具、家庭支持照护道具、友好志愿者和友好单位认同感提升道具、风险筛查的量表工具等;“小蓝花”U盘则将友好社区工作人员可用、常用的电子资源加以归集。据悉,近年来,上海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市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已超过12000张,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实现街镇全覆盖,形成了全社会了解、参与的良好氛围和早筛查、早干预、多元赋能、多元支持的社区屏障。

  在重庆市,近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处、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举办阿尔茨海默病科普宣教系列公益活动,通过科普讲座、认知体检、义诊等形式,普及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照护知识,进一步提升公众疾病知晓率。活动现场,重庆市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专家组为群众提供了量表检查、健康咨询问诊等服务,专家们认真聆听患者病情陈述,详细地询问病史,耐心地进行答疑解惑。

  在接下来的科普讲座环节,市精卫中心老年科专家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的概念、危害、易患人群、如何早发现早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也给患者家属提出了生活照护、情感支持、功能训练等方面的建议。除此之外,为提高疾病公众知晓率,探索“家庭—社区—医院”协同的老年认知障碍全程管理模式,现场还开展了认知症家属联谊会。其间,专家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知识以及照料技能等方面,向家属进行了普及,同时,家属也分享了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心得体会。

  在江苏省,一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走进画展,打开艺术的“门”,用艺术疗愈丰富生活。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当天,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展览迎来一群特殊的参观者——几十名认知症老人走进五彩斑斓的花卉世界,展开一场艺术疗愈之旅。当认知症老人的目光和近百位世界艺术大师的花卉经典之作“相遇”,生命的坚韧、爱的力量、艺术的魅力共同编织出一幅温馨动人的画面。

  “大家可以伸手触摸真实的花朵,感受花瓣、花蕊和茎秆的触感,与艺术家的创作进行对比……”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认知症老人亲身参与艺术体验。据悉,近年来,除了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鼓励认知症人士走出孤独,接受非药物治疗的疗愈和干预,已越来越普遍。此次展览精选了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的全球近百名画家的百余件经典作品,以“花卉”为主题,分“异花授粉”“先锋园艺”“花卉之外”“突围绽放”4个章节逐一展开。展览特地从百余件作品中,甄选适合认知症人士体验的作品,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个维度唤起认知症人士的记忆感知。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