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扶智扶志助教同步 致力振兴乡村教育 —— 淮安市淮安区爱心人士三兄弟再捐500万元用于慈善助教项目
2024-09-25 09:56:06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梁张丁 连 标)金秋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书声琅琅现校园,逐梦少年再起航。由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王强众、王强民、王强翔三兄弟实施的“为梦想护航”慈善助教项目进入第二年,其向淮安新教育学校捐赠的500万元善款准时到账。去年,他们已经向该项目捐赠善款500万元。

  王家三兄弟的“为梦想护航”慈善助教项目,缘起于他们84岁的老母亲葛慧兰的一句话。这几年,葛慧兰看到施河街道上的行人没有以前多了,上下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便向大儿子王强众说:“人都进城了,人气不如以前旺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强众认为,要留住人气,先要办好有影响力的学校。他把想资助乡村教育的想法告诉了老母亲。老母亲立即把二儿子王强民、三儿子王强翔叫回来,共同商量捐资兴学的大事,由王强众、王强翔每人每年出资225万元,王强民每年出资50万元,创立公办性质、民办式管理、企业资助新型办学模式的学校,为振兴乡村教育事业出力。

  王家三兄弟与淮安区教体局、施河镇人民政府、淮安新教育学校签订协议,将施河中心幼儿园、施河中心小学、施河初级中学整合成“淮安新教育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在2024年秋季开学前,向学校捐赠善款1000万元。同时创立“为梦想护航”慈善助教项目,项目周期18年,两个9年义务教育阶段,由三兄弟持续捐赠善款1.3亿元。

  根据协议,淮安新教育学校坚持公办学校性质;实行管理自主、教师自聘、费用包干模式;“为梦想护航”慈善助教项目包括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名师名教引进、教改课改研究,重点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向上向善、立志报国的情怀;每两年进行一次托管质量评估,首次评估学校的综合成绩要求达到淮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前列;第二次及以后评估,要持续保持在淮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前 3名。

  据了解,王强众是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百斯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民是宝钢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翔是上市公司、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三兄弟和母亲一直支持慈善公益事业。2017年,以三兄弟为主要捐赠方,发动镇内企业,设立本金为400万元的共创济困基金会,并将企业每年利润的0.5%捐赠给基金会;葛慧兰把80岁贺礼全部捐献出来,并由三个儿子拿出部分善款,设立了本金为100万元的冠名助学基金。仅2020年以来,三兄弟已经累计捐赠善款超过1500万元,用于慈善公益事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