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任乐晴)日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成都举行数字助力社区韧性治理赋能支持项目供需对接工作坊会议。据介绍,未来一年,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将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国内相关领域基金会以及四川省内部分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开展数字助力社区韧性模式探索,推进“老人助餐”“老人助医”“孤独症儿童社区融合”“留守女童关爱”四个项目落地。
“老人助餐行动”将为通过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特困等老人提供爱心老年助餐券,为特困老人提供经济实惠的午餐服务,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助餐点提供运营补贴,支持助餐点为更多老年人提供服务。此次成都将有10家老年助餐机构试点该项目。项目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成都市慈善总会负责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负责项目的具体运营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项目将通过小程序实现助餐服务规范管理,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用餐数据的精准追踪和有效管理。
“老人助医”为困境老人提供“老人助医服务券”或“老人助医补助”,受助老人可到指定药店采购自己所需的药品,也可以在指定医疗、养老和社工等机构购买核销自己所需的生活、护理和康复等助老服务。未来一年,项目将在成都20个社区落地。
“孤独症儿童社区融合”向孤独症家庭发放超市代金券,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孤独症青少年及其家人走出家庭、进入社区,支持他们日常生活的必备支出、社区融入等需要,倡导为特殊群体创造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留守女童关爱”将在4个小学试点,针对偏远地区青春期留守女童面对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硬性支持与软性服务,助力青春期留守女童健康成长。其中包括女童可自行选择购买卫生用品的“卫生券”、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课程、留守儿童关怀陪伴活动等。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将通过4次工作坊,依托专业的导师团队指导,形成符合四川实际情况、解决四川实际问题的项目落地实施方案。通过项目的落地实施,实现公益行业生态的推动、创新模式的探索以及执行机构的赋能成长,提炼符合政策要求、居民需求,可复制、有亮点、有特色的、创新性的项目执行模式,为社区韧性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思路。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救灾社区发展部项目总监曹帆表示,希望与政府相关部门、公益机构、爱心商家等紧密合作,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的需求,用数字化创新的公益模式为他们提供定制化服务。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还将联动在地商业资源,鼓励社区内外的商业实体参与到社区发展中来,形成互助互利的公益模式,让特困老人、孤独症儿童和留守儿童等群体获得更高效的帮扶。
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范峻纶表示,希望项目为更多省内社会组织赋能,推动四川省慈善友好环境建立,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更广泛地参与慈善公益项目,搭建数字化赋能慈善平台,推动四川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