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播撒慈善种子 共创善美城市
2024-06-03 10:32:39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徐永达)慈善是惠泽大众、涓流汇海的崇高事业。江苏省常熟市慈善总会在慈善法的引领下,始终把抓好慈善宣传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精心营造慈善氛围,用情播撒慈善种子,着力打造“善美常熟”城市品牌,推动“善基”越来越宽,“善源”越来越多,“善行”越来越广,形成从大企业捐款到百姓普遍参与的新格局,慈善力量不断壮大,慈善内涵不断丰富,2022、2023连续两年募集款物价值均超1亿元,惠及群众20.6万人次。

  在常熟,“慈善自觉”已经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所以取得如此佳绩,形式多样、力度强大的慈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宣传已成为常熟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和“动力源”。

秉持一个理念

让慈善共识深植于心

  “行虽微,善乃大。”做慈善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促使人们相互沟通、心意相融,和谐奋进、守望相助。近年来,常熟慈善总会始终秉持“用心思考、用情行动”慈善理念,在全社会积极培育“耕善种德、尊崇善举”的慈善共识,弘扬慈善精神,致力慈善发展。

  赓续传统慈善文化。常熟是一座慈善文脉深厚、慈善暖流涌动的城市,从先贤言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发慈善之先声,到祖籍常熟的爱国实业家张謇开中国近代慈善事业之先河,数千年来常熟历史上慈善家风、族风、官风、民风薪火传承,为当代常熟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常熟市慈善总会深耕慈善资源,赓续慈善文化,既讲好先贤慈善历史故事,又讲好凡人善举故事,做到广播有专栏、电台有专题、报纸有专版、党校有培训、融媒体有声音,全面打造“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格局,构建起高位推动、全面覆盖、形式多样、及时高效的慈善大宣传新格局。

  融合现代慈善理念。坚持把慈善宣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小城大爱、善美家园”示范村建设,结合“千村美居”工程,把孝善元素融入3000多个村庄,使村民抬头见善、低头思孝。推动政府宣传与社会宣传融合、载体宣传与媒体宣传融合、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融合,扩大慈善宣传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充分利用微信自媒体现代交流工具便捷性快、传播力强、影响力大等优势,编印《我的微信日记》300余篇,慈善微信内容占60%以上,使慈善氛围与日俱增、慈善活动日臻完善、慈善影响日益放大,有力助推慈善事业新发展。

注重三个载体

让慈善自觉外化于行

  慈善宣传工作是涵养慈善自觉、营造社会氛围的重要举措。实践启示,推深做实慈善宣传,载体是基础、平台是窗口、项目是抓手。近年来,常熟市慈善总会坚持高站位组织推动、全纵深宣传发动、大格局协作联动,让慈善宣传“热”起来、慈善文化“美”起来、慈善氛围“浓”起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办好自主载体。树立“宣传就是新质生产力”理念,构建筹募宣传、项目宣传、常态宣传“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编印《慈善常熟》季刊22期2万多册,成为畅通慈善信息的窗口、讲述慈善故事的场所、弘扬慈善精神的讲台、培育慈善文化的沃土。建立“常熟慈善”门户网站,近6年来,“常熟慈善”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300多条信息动态,传播慈善精神,打造有特色的宣传阵地。

  二是用好融媒载体。加强与主流媒体、社会媒体合作,与本地融媒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推出有力度、有分量的新闻报道在《常熟日报》《慈善公益报》等报刊重要版面刊出,构建融媒体宣传矩阵;组建由市文明办、民政局、残联等单位参加的信息共享联盟,在常熟电视台开办《慈善常熟》专题栏目,每月两个专题,两周6次重播。提升慈善宣传手段和能力,积极向中央级、省级媒体投稿,50多篇重头信息和报道在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中国政协报》、省政府办公厅《专报信息》,以及《新华日报》等刊文予以推介,上海《至爱》杂志以封面新闻和5个专版刊载“江南福地、善美常熟”的经验做法,这些有温度、有深度的报道有力提升了常熟慈善影响力。

  三是建好主题载体。创新慈善文化阵地建设,依托琴川城市公园打造占地6.7公顷的常熟慈善文化园,命名6个慈善文化教育基地,建成5个镇级慈善文化主题公园,形成孝爱梅李、德善辛庄、无忧海虞等区域慈善特色。持续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不断夯实慈善事业活力之源、发展之基。

实施六个重点

让慈善文化惠泽于民

  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常熟慈善文化“五个一”工程荣获2020年度中华慈善品牌项目,成为当年45个获奖项目中唯一的文化品牌项目。近年来,常熟市慈善总会不断丰富提升慈善文化,深耕特色、打造亮点。

  一是推出一条“善行改变你我”主打广告。在城市公交车身、虞山健身步道、城市主要路段等100多处公共宣传载体设置主打广告词,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慈善高频词。二是开展一项“万册年画进万家”活动。发动本土企业家献爱心、本土书画家写善意,连续6年推出慈善年画集,每年制作发放慈善年画超过2万册,累计发放12万多册,使“善美”变成一幅幅年画飞进寻常百姓家。三是编撰一本《行善真好》慈善故事。组织本市文化名人编撰12万字的慈善读本,已推出三版,累计发行量超过8000册;同时组织中小学慈善征文比赛,开展慈善诗歌原创作品展示活动,出版《从善如流》《慈善读本》心得集,让慈善文化融入琅琅读书声。四是创作一首喜闻乐见的慈善歌曲。先后创作《慈善之歌》全民慈善歌曲,以及《桃李春风》校园慈善歌曲,在户外大屏、中小学校、城市公交反复播放,以音乐的力量传递小城大爱精神,凝聚心灵共鸣,激发崇善力量,成为全市城乡的“流行曲”。五是打造一批群众身边的慈善公园。2021年,在城区琴川城市公园融入慈善元素,建成了占地6.7公顷的慈善文化主题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2022年,在城区肖泾游园建成了一个占地5.3公顷的常熟百善苑,由本地中书协会员并邀请国内著名书法家书写以“善美”为主题的作品,成为全市市民以及中小学生感受慈善文化,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六是举办一台群众认可的“慈善春晚”。成立常熟慈善总会艺术团,开展慈善文化进村(社区)活动,连续三年共演出200多场次,观众近10万人次;在全国慈善日先后举办“善于改变你我”“善行让生活更美好”慈善文艺晚会,打造常熟人的慈善春晚,通过慈善与艺术的融合,使慈善宣传更加深入大众,让慈善文化更加根植民间。

  慈善宣传是“筑善基、开慈源、促善行”的重要工作。下一步,常熟市慈善总会将围绕中共常熟市委提出的“发展公益事业,弘扬慈善文化,建设善美常熟城市品牌”的要求,立新求实,继续发扬用心思考、用情行动的精神,创造新经验,展现新作为,为建设高品质江南福地贡献慈善力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