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九九重阳节来临,在湖北武汉,一项惠及老人的政策也悄然而至。近日,武汉再次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建设运营的通告。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武汉首批296个未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90个未开展社会化运营的社区有待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经验收合格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最高可获得2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是大趋势
2017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4%。
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先后印发。与此同时,民政部也发布《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地方层面也积极参与为老服务,目前,21个省份已完成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配套法规修订,8个省份制定了养老服务条例。
据了解,武汉市也在积极布局养老服务业发展,特别是以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为依托,成了居家老人开展为老服务的主要阵地。按照《武汉市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末,各社区应配建1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目前,武汉市已建725家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380家实现社会化运营,但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数量仍存在缺口。
社会组织是支撑起养老服务的主力之一,目前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活跃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疗护理、需求评估等各个环节。在市场经济运行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在养老服务业中的积极作用已势在必行。
政策激励社会组织活力
作为养老服务性质的社会组织,具有其公益性。在发展初期,养老服务组织会面对更多的经费负担和资金压力。因此,设立相关的支持或奖励基金,对帮助养老服务组织发展尤为必要。
今年3月6日,武汉召开的民政工作会议做出要求,2018年,武汉将持续推进救助保障、养老服务、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为军服务五大惠民体系建设。2018年,武汉将建设75家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50家养老服务网点、65家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38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务点。
而此次通知,面向社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是对养老服务业的再一次激励。为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依托社会力量在社区开展专业化、个性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武汉市民政局此次公布了首批296个未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90个未开展社会化运营的的社区名单,欢迎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
据了解,对于参与社会化运营的社会组织,武汉市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经验收合格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按照每家15万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考核正常的,再分别按照每年10万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参与的连锁品牌企业还将享受一次性品牌扶持补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