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艾 捷)四川是全国包虫病流行较重的省份之一, 35个流行县中32个为藏区县,3个为藏区毗邻县。流行区患病率1.08%。包虫病对四川省藏区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是藏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疾病,具有高度致死性,患者若不及时治疗,10年病死率可达94%。一般人染病后,肝、肺、脑及骨骼等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都会受损,直至丧失劳动能力。这种病就叫作包虫病,又称“大肚子病”。
社会各界在藏区的包虫病诊疗方面有着诸多突出的贡献,例如,中华慈善总会对包虫病救助行动已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该行动的负责人徐镱轩先后同部队医疗队9次前往西藏、青海等地开展包虫病患者筛查工作,中华慈善总会已免费为178名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治疗。
而作为藏区包虫病的多发区四川省,该省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近年来把包虫病防治工作作为健康扶贫和重要民生工程,成功探索出集远程医疗与临床应用相结合,聚多学科团队协作的“一网双模”包虫病防控体系,从而使藏区包虫病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网双模”治疗体系
自2014年起,针对包虫病早期预防诊断、复杂疑难治疗、治愈后指导,华西医院建立了华西-藏区“一网双模”的包虫病防控体系。充分借助远程网络的优势,通过远程教学、远程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使藏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突破时空壁垒,提升实践能力。截至2018年7月,华西医院已累计远程培训甘孜州医务人员70160人次,远程会诊达1960例次。
另外,华西医院坚持每年定期组织相关专家赴藏区开展包虫病现场检查和诊治,手把手进行手术指导示范,因地制宜培养了包虫病同质化专业人才,从而使四川藏区包虫病防控能力得到显著大幅提升。
目前,在华西医院的指导下,已经为甘孜州培养了7位可独立完成半肝以上复杂包虫病手术的专业人才、两个包虫病手术团队。
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包虫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是狗,因此防治防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四川卫生计生部门重点组织人群筛查和患者救治,抓好疫情监测评估。公安、农业部门重点抓好犬只管控、犬只驱虫和犬粪处置。多方位宣传教育、农村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患者救助等工作。同时与西藏、青海等省(区)开展联防联控。
通过包虫病综合防治重点环节,群众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2014年的73.13%提高到2017年的89.77%。突出犬只管控,全省有18个县(市)犬只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
为全面提高包虫病综合防治保障能力,四川省在防控包虫病方面还加大了财政投入,2018年全省防治资金达1.76亿元,加快推进了省包虫病防治中心、甘孜州包虫病防控及科研实验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使防控包虫病得到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