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 杰 通讯员 刘永伦)今年5月,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市铁东街道水果新城的福慧书院开张纳客。不管是借书还是看书,都是分文不收,有的书还可以“结缘”奉送,人们戏称它为“三白书店”。
书院的创办者是张成富、王秀慧夫妇,是做服装生意的。书院分上下两层。一层位于街面,改成书店之前是夫妻俩开的“小台北服饰店”;二层原为一套三居室住宅,2017年秋天,开辟为“待用书屋”,现成为书院的二楼分部。“福慧书院”现有图书已逾万册。都是全国各地的一些爱心人士捐赠的。
自开张以来,每天能有二三十人来看书借书,累计已有数千人之多。每天放学后,还有五六个中、小学生来这里温习功课或等待家长,孩子下学后来这里,家长们既放心,又不用付一分钱。
把上下两套房屋改造成书院,张成富、王秀慧夫妇共花费了数万元。之前的“小台北服饰店”,每年都有可观的收入。如果把两套房租出去,每年也能得到8万元租金。如今改成书院,非但不挣一分钱,而且还得搭若干费用。
说起建这个书院的初衷,王秀慧总有说不完的话。夫妻俩有一个聪明帅气的儿子,可孩子上初中以后,就迷恋上网络游戏。为管教儿子,王秀慧真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儿子却是越管越叛逆,母子俩几乎成为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望子成龙心切的王秀慧,曾经不止一次地呼喊:什么时候能把这些网吧变成书店啊!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了瓦房店一个讲座,讲课的老师善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阐释圣贤智慧,告诉听众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好妻子好丈夫,好媳妇好婆婆和好儿女……在这里,她终于认识到,儿子的叛逆,主要是因为自己学识浅薄和简单粗暴。于是,她把儿子也拽进了幸福人生讲堂。从此,儿子身上的缺点渐渐少了,学习成绩也日益提高,2017年,以超乎预想的成绩考进了大学。
儿子的转变,使王秀慧深深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特别是孩子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于是,她想办一个公益书店,这想法与丈夫一拍即合。于是,夫妻俩毅然将一楼的“小台北服饰店”关闭,办起了“白看白借白送”的“福慧书院”。一家今后的生计怎么办呢?王秀慧还有一个摊位,维持生计不成问题。她说:“钱挣得再多也不如做点善事心里舒畅。”
福慧书院营业虽不足半年,但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全国各地一些爱心人士来考察后,纷纷自发地向这里捐书。书院的微信群目前已有400多人加入。不少义工们表示要来书院搞义务服务。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有十四名慈善义工自发编成俩人一组,每天在书院值班执勤,帮助张成富管理书院事务。还有的爱心人士打算仿效福慧书院,在其他社区开办慈善书店。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