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 敬 ) “要我脱贫”不如“我要脱贫”。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扶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比拼的不仅是各地政府的脱贫举措,更是考验如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大考”。《慈善公益报》记者发现,近来各地频频启用的扶贫超市(又称“扶贫爱心超市”),不仅能让贫困群众通过自愿劳动积分兑换商品,更是让‘比着干’成为常态、让自主脱贫成为共识的重要载体。
“有劳动力的家庭有一个主动外出就业或打零工的得2分,全部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打零工的得5分,照顾父母起居生活得2分……只要表现好,凭借积分,就能来这里免费兑换商品。”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乐利村村贫困户李永华兴奋地说。李永华所说的“这里”是指村里新开业的首家爱心扶贫超市,据了解,这是该县为鼓励贫困户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文明道德风气而尝试的激励性举措。
据乐利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栋介绍,扶贫超市是该县联手乐利村对口帮扶企业海南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立的扶贫超市,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服务对象,以月为单位,对贫困户家庭的表现进行打分。贫困户家庭凭借“爱心积分”获得积分面值卡(即兑换券),即可在超市免费兑换商品。
想获得更多的积分,贫困户可从多个方面积极表现,比如通过发展产业、主动就业、立志脱贫,讲道德、重品行,与邻和睦、家庭和谐、见义勇为,参加义务劳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等方面获得相应爱心积分。乐利村还为此出台了《评比积分明细表》。该表不仅有加分项,也有“乱砍滥伐树木等行为”的减分项。贫困户家庭的爱心积分可以逐月积累,每月可获得的最高积分为220分。
为杜绝“人情分”或任何不公平情况,陈栋说,积分面值卡由镇党政办公室负责统一印制发行,由乐利村委会负责面值卡管理工作;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将参照《评比积分明细表》对农户家庭进行评分,并经驻村工作队核实、镇驻村领导签名后,由村委会统一发放积分面值卡。
据了解,该扶贫超市除了可兑换米、油、盐、被褥等小额日常生活品外,还可根据大额积分,兑换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大额商品,一台32寸电视需要1200分。
开业当天,一位贫困户以22分兑换了一包立白洗衣粉后表示:“好的表现很值钱啊,以后要更加努力多挣积分才好啊!”据了解,当天该村167户贫困户家庭凭借6月的表现领到首批爱心面值卡。
像陵水乐利村扶贫超市这样的“积分制”管理模式,不仅受到了当地贫困群众的欢迎,更是把“扶志”落到实处并可复制的典范。《慈善公益报》记者发现,近日,河南灵宝尹庄镇的脱贫攻坚“爱心超市”隆重揭牌;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石梯镇青套村“扶贫超市”正式启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金星村“扶贫超市”开业并计划2019年“积分制”全园覆盖;山东济南平阴县孝直镇脱贫攻坚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扶贫超市的遍地开花,不仅摒弃了贫困人口“等、靠、要”的思想,更让自主脱贫成为共识,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