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艾 捷)又到一年毕业季,重庆沙坪坝区教委多措并举严控“升学宴”“谢师宴”,并印发《关于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杜绝不正之风。另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重庆沙坪坝区教委精准施策,不断加大对残疾学生、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在关爱患病学生方面,重庆沙坪坝区教委设立了沙坪坝区中小学生重大疾病专项救助基金,共募集资金70余万元。区教委协调区慈善总会对31名特别困难、本人身体残疾、因病贫困的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进行第一批救助,每人发放资金3000元,共发放资金9.3万元。同时,区教委与区慈善会总共同修订了《沙坪坝区中小学生重大疾病专项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分类救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学生。
沙坪坝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各类残疾儿童438人,其中,聋哑学校招收聋哑学生34人,其他随班就读残疾学生398人,送教上门残疾学生6人。为送教上门特殊儿童建立学籍,沙坪坝区户籍适龄特殊儿童公办小学入学率达98%以上。开展“雨露助残”爱心活动,赠送爱心物品价值68万余元,关爱弱势儿童1953人。聋哑学校还开展了特色美容美发、烹调、刺绣等专业培训,尤其是聋哑学生创作的以“绣声绣色”为品牌的各类蜀绣产品,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沙坪坝区教委专门制定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106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了信息完备的档案袋和联系卡,实施教师定期家访制度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老师们还自愿组成“爱心辅导员队”和“爱心家教队”,及时帮助辅导学业。班主任作为“代理家长”,精心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社团活动,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学会自强。安排知心哥哥或姐姐,开设亲情电话、亲情电脑,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矫正活动。开展家访活动304人次、节假日慰问活动106人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47人次、法制安全宣教活动310人次、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活动198人次、结对帮扶活动524人次。
在关爱贫困学生方面,沙坪坝区教委逐步健全了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学前教育资助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上半年使用资助资金3464.09万元,资助学生4.07万人次。确定5月份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精心组织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搭建起受助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政府部门的良好沟通平台。同时还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共覆盖义务教育学校77所,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8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59所。使用530.28万元用于实施学生“完整午餐”,惠及学生1.3万余人;使用188.34万元用于实施“爱心午餐”,惠及学生3000余人;使用200余万元用于实施“免费饮用奶工程”,惠及学生2.2万余人。
除了关爱特殊群体的学生,今年毕业高考结束后,沙坪坝区教委坚持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力劝学生尽量不组织同学聚会,如要聚会不能以任何理由邀请老师参加聚会。学校利用邀请家长参加毕业典礼等机会,专门在典礼上传达了中央文件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引导家长不大操大办,不邀请老师参加各种酒席宴会。
另外还要求各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有关要求,印发《关于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明文规定:严禁违规操办或参加各种名目的“升学宴”“谢师宴”,严禁借子女升学名义违规宴请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务的人员,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严禁用公款报销或者由管理服务对象支付“升学宴”“谢师宴”费用、子女学习费用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