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督促抗癌药加快降价 让群众用得起好药
2018-06-22 16:25:2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艾 捷为了为让群众早用上、用得起好药,解决好重点民生问题,6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上市审批。对治疗罕见病的药品和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部分药品简化上市要求,可提交境外取得的全部研究资料等直接申报上市,监管部门分别在3个月、6个月内审结。将进口化学药品上市前注册检验改为上市后监督抽样,不作为进口验放条件。

      另外,会议还要求,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各省(区、市)对医保目录内的抗癌药要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对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要抓紧推进医保准入谈判。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加强全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监测预警,建立短缺药品及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加大储备力度,确保患者用药不断供。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这份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报告提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每1分钟约7人确诊为患癌。大约22%的新增癌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中国。
      中国是癌症大国,是个抗癌药品的消费大国, 目前在我国肿瘤药市场中,具有较好疗效的药品大多被进口药企垄断。要想真正从根本上降低药价,关键在于提升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
      今年5月1日起,我国已实行抗癌药品零关税。这意味着,从此中国市场进口抗癌药品的费用可以较大幅度下降,可以避免“海淘途径”导致的药品质量问题和法律问题。而“进口抗癌药品”的零关税,只是降低抗癌医疗费的起点,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推进抗癌事业,降低中国抗癌医疗费支出,尚任重道远。
      除了降低药品税负外,将更多的救命药或基本药物纳入医保,让患者分享基本药物带来的福利,是更加暖民心、惠民生的举措。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去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已公布了36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的价格谈判结果。经谈判进入医保的“救命药”中,大多是患者热盼的靶向药,比如,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进口注射药赫赛汀,此前仅一支的零售价格就高达2万多元,患者年均药品费用23万余元;而进入医保后,每支的支付标准降至7600元。
      让更多的抗癌“救命药”进入医保目录,是保障百姓用药的关键所在。相关专家表示,希望有更多创新药通过支付能力综合评估和临床疗效评估尽快进入医保,提供给医患双方使用。
      此前的国务院会议上也曾强调,要抓紧研究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当时透露,药品监管、卫生健康等多部门将出台配套综合措施,规范集中采购环节、加快入医保目录谈判等,全链条理顺临床急需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秩序。
      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真正降低老百姓医疗费用,需要做强国产药,可以从发展仿制药开始,鼓励国内企业仿制药与国际标准“对标”,以实现进口原研药的国产替代,降低国民医药费用。今年年初,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首批17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规格目录。这为中国仿制药达到国际主流药品市场的药品质量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标准,对满足公众用药的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