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秉一心 善义行两城
——记福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郑兆国
郑兆国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 福清,地处福建沿海,福州南翼,人称“三福之地”。
福建还有一句俗语:“有太阳升起的地方便有福清人”。话虽有些夸张,却也印证了福清人敢闯敢拼的逐梦精神。如今,福清人的足迹早已遍布天下,如同“玉融”之“融”,在全国以至全球各处,福清商家与福清商会代表着融商的整体形象,而郑兆国则又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福昌(集团)公司总裁、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侨联副主席、江西省侨商会会长、江西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甘肃省福清商会会长、江西上饶福建商会永久荣誉会长……在郑兆国身上,有着许多福清人以及融商的印记,成为他多年来企业及事业发展的证明。
三地与三个阶段,可以概括迄今为止郑兆国的事业与人生轨迹——1990至1993年,他在故乡福建创建并经营公司,成为他事业的起步阶段;1994至2000年,他抓住机会转向江西,进入事业的发展期;2010年7月至今,他再次发力落足甘肃,使事业达到新的高度。福清、上饶、兰州,仿佛一个完美的“三级跳远”,尽管天南地北,山海相隔,却阻止不了郑兆国健硕的脚步。而在他身上一以贯之、从未改变的正是企业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慈善精神。
慈善清单
充满人文情怀与真情厚义
郑兆国与福昌集团在投资建设、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践行责任、回馈社会。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在赈灾、扶贫、助学等方面,郑兆国与福昌集团已累计向困难群体、慈善机构捐赠善款善物价值4000余万元,为地方解决就业岗位1800多个。福昌集团所属公司先后被评为省、市级优秀企业,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2年9月,身在甘肃的郑兆国从帮扶干部那里得知兰州市皋兰县两名贫困学子因无力支付学杂费准备辍学时,立即实施爱心资助,资助每年每人1.6万元,直至大学毕业;2016年3月,郑兆国向甘肃省慈善总会捐款150万用于精准扶贫;2016年5月,向兰州市皋兰县教育局捐款50万用于助学济困;2016年9月,甘肃省福清商会成立仪式上同时举办爱心捐赠仪式,向定西市捐款30万元,用于资助500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并分别向兰州市皋兰县教育局、皋兰县忠和镇捐资50万元与17.5万元,用于助学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2016年10月,向临夏州捐赠17.5万元用于支持教育事业;2016年11月,向定西贫困地区捐赠扶贫款30万元;2017年7月,向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贫困牧民捐赠善款善物价值20余万元;2017年8月,向甘肃教育事业捐赠200万元,用于支持白银市会宁县改善教学设施;2017年8月,再次向定西贫困地区捐赠扶贫款30万元;2017年12月,向酒泉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慈善物品价值20余万元;2018年1月,向筑梦慈善公益基金捐赠21万元;2018年7月,向皋兰县水阜镇二次捐赠赈灾善款10万元;2018年8月,向会宁县捐赠200万元……这是郑兆国及公司在甘肃所做慈善的一份清单。
同样,郑兆国也有一份向江西慈善事业捐赠善款的清单:2015年,江西省政协海外扶贫基金会成立的第一年,郑兆国会同13位企业家向修水、于都等12个县(区)的1270名家庭贫困高中生定向连续三年资助每人每年2000元;2016年4月,向江西省侨联扶贫基金会捐款100万元;2017年11月,向江西上饶市慈善总会捐款17万元;2018年10月,向江西宁都县慈善救济会捐款100万元……
2012年2月,江西省红十字会、江西省工商联等共同主办“首届中国十大杰出公益赣商”评选活动,郑兆国名列其中。
郑兆国说:“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救助,更是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净化一种社会风气,呼唤一片社会真情,倡导一种社会文明。我们期望通过抛砖引玉,大力弘扬和宣传商会企业家及企业精神,促进商会企业取得更好发展。”
稳健诚信
当为商道理想与经营准则
1990至1993年,年轻的郑兆国在福建福清祥辉实业公司做总经理,睿智肯干吃苦耐劳的他收获了人生事业的第一桶金。之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江西南昌,成功开发了自己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南昌国贸广场。房地产业的首战告捷打开了郑兆国的视野与思路,2002年,他转至上饶,选择投资商业地产。当时的上饶正在蓄力发展时期,在郑兆国看来,一座城市的潜力才是最重要的商业因素,于是他将立足点放在上饶,他的项目设计也显示出强大的前瞻性,在优质住房之外,他选择了诸如学校、医院、购物超市等配套地产。正是这种超前的思维格局,决定了郑兆国每个项目的成功。他开发的上饶国际家居城成为周边四省交界地带第一个大型专业市场,带动周边流动人口超过100万,为当地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崭新平台。
郑兆国进入上饶不过8年时间,却一跃成为地产界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上饶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上饶国际家居城妇孺皆知。之后的环球商务中心、融晖城、上饶华夏智慧小镇等,也在人们心中确立了口碑。其中的上饶华夏智慧小镇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2700多亩,是集生态保护、人工智能、书院文化、旅游度假、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田园式智能城市生活示范区,更是率先向社会进行“八项承诺”的放心房,树立了购房者对开发商的信心,为激活江西省当时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郑兆国与上饶,是互相信任基础上的互相选择。他用“稳健”与“诚信”概括了自己的商道理想与经营历程。
在上饶国际家居城网页上,郑兆国写下了企业的发展理念——在对历史和文化的继承中创造财富的未来;在对潜力和趋势的把握中洞悉财富的未来。郑兆国回忆到,1998年,江西省内的房地产业开始兴起,他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趋势,果断与朋友一道合作开发了南昌国贸广场项目。项目成功后,从2002年起,他开始在江西省内考察其它项目。“其实我开始看重的是赣州与九江。这两个城市当时在江西省内经济发展较好,区位优势也不错。上饶只是有朋友邀请,就顺便过来看看。”然而这一看,就让郑兆国留了下来。
初来上饶的郑兆国,并没有选择住宅房地产,而是选择了投资商业房地产。他说:“在我看来,上饶对接长珠闽,扼守交通要塞,区位优势便利;水、电、地、劳动力等经济要素丰富,经济快速上升态势明显。尽管房地产发展落后一步,但市场空间巨大。当地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表现出的亲商、爱商情结更让我感动。可以说,选择上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2003年6月,上饶国际家居城破土动工,到2004年12月正式营业。一个投资1.5亿元,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集生产、商贸、仓储、物流、博览、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家具商贸基地拔地而起,屹立在上饶人面前。
搏击商海20余年,郑兆国的身家早已过亿。回顾自己的投资创业历程,他说到最多、感悟最深的就是“诚信”与“稳健”。
对于何时何地,做怎样的房地产项目,郑兆国有着清晰的认识与判断。注重质量,强调诚信,稳健经营,持续多赢,是郑兆国追求商业地产成功的要诀。郑兆国说“房地产行业投资大,回报大,但风险也大。我一般是做好一个项目,再做下一个项目,很少贪多求大,不追求在一段时间内赚钱的多少,只注重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基于这样的经营理念,郑兆国还陆续投资了陶瓷大市场、家居装饰灯具市场,每年产销额都达数亿元。而在自言“看不清房地产发展前景”的情况下,郑兆国仍然投资建设了上饶东都花园经济适用房项目。“这个项目涉及民生,所以比较稳妥,利润尽管低些,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一步一个脚印,稳稳抓住一个个商机,证明了郑兆国过人的经商眼光,但却不是郑兆国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上饶8年,郑兆国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项目,更是他诚信经营的口碑。“一个人想要立一番事业,只有诚实守信,在自己的事业上博得朋友和合作伙伴的信任与相助,才能不断取得成功。”郑兆国说。
胸有成竹
于荒山荒沟绘制大美蓝图
2010年7月,在中国侨联、中国侨商会的推荐下,郑兆国来到甘肃,从此成为兰州荒山荒沟开发的先行者之一。经过深入考察洽谈,郑兆国分别与兰州三个项目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使项目投资在甘肃落地生根,启动兰州城市发展空间的拓荒开发。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制度建设的逐渐完善和改观,兰州发展进入了快行道。巩固提高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成为兰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先选择。
在秉承“再造兰州,跨越发展”的政策背景下,郑兆国与福昌集团公司于2010年在甘肃省注册成立了甘肃浩源投资有限公司,实现了公司商业战略的转移与升级,成为一家以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和市政投资为主,集水电建设、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建筑建材、五金交电、化工产品与销售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地区大型金融投资企业和土地熟化投资人。
2010年7月,浩源公司与兰州市皋兰县政府签订了《盐池工贸经济园开发项目合同书》。规划区位于安宁区以北的皋兰县忠和镇,利用大面积廉价的荒山荒沟和较好的区位优势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并将建设工商业、都市旅游与休闲、人居相协调发展,生态化与园林化相融合的综合性工贸经济区。园区规划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三片区”,项目以“打造百亿园区,建设工贸新城”为目标,建设现代化综合工贸园区,形成经济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先导区。郑兆国在甘肃的首个项目开始逐步成型。
2012年8月,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批准列入首批国家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试验区。依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从“融合山水格局,延续城市脉络,构建生态网络,理顺交通渠道”入手,依托兰州市区,打造产城一体、独具生态文化特色的多功能、现代化城市。
面对眼前一望无际的荒山荒沟,郑兆国心里另有一番画面——“在我眼里,这里将是甘肃未来定位很高的城市综合体,有五星级酒店,有写字楼,有公寓,还有一个定位非常高的购物中心,它是我们集团目前在甘肃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兰州市定位最高的项目之一。这个城市综合体的定位,对兰州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对周边金融体系的确定将带来很重要的影响。城市的发展永远是向外扩展的,大家都在争抢市区地段那块越来越小的蛋糕,我们为何不从周边入手?没有平整的土地,就把山丘推倒造出适合建城的地块,近的不能就推远的,将城市的开发理念拓展出去。”
熟悉兰州地产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2012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短短6年时间,郑兆国一跃成为甘肃地产行业赫赫有名的领军人物。单是“兰州生态文化创新城”的规划总面积便达到12.3平方公里,总投资达300亿元。
与其他的房地产商不同的是,郑兆国不仅要盖房子、卖房子,他也要在兰州地面建造一个从无到有的新城区。“兰州生态文化创新城”项目主要包括住宅、商业中心、教育机构、医院卫生、高新企业、休闲广场等几大板块。建筑面积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可居住15万人,至少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税收基数达到100亿。如今,第一个5年计划已基本完成,已整理土地8000亩,完成生态绿化2500亩,引进保利地产、华远地产、西安曲江和八冶集团等知名企业进行二级开发。引进北师大附中、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建设全日制学校、专属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
在郑兆国的规划蓝图中,商业CBD经济中心、园区公园、学校、医院、日杂及小商品、数码电子文体、服装鞋帽等商贸区一应俱全,设计新颖的楼宇错落有致,气派的街道车水马龙……一座新城即将成为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地标。这一次,郑兆国依旧先人一步,稳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他说:“一个合格的城市拓展者来说,不仅要拓展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更要对拓展的土地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让城市拓展更具光彩。我们不盲目追求高利润,虽然利润对企业来讲很重要,但是社会责任对企业来讲更加重要。企业必须融入社会,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亲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家一起追求共同价值,企业才能生存发展。”
谈到未来发展计划,郑兆国说:“打造百亿园区,建设工贸新城,是我们立足兰州的大战略思路。我们将用毕生精力、财力打造兰州未来的中心城区,集政府金融、合作金融、社会资本等多种合作形式,建立完善的建设经济资本;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工贸经济园、兰州生态文化创新城、山水丽城以及产业园区等项目的开发建设;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再造一座崭新的工商业新城区,将兰州新区建成一个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率集约、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一个多元化新区。”
图为2012年6月,郑兆国(左三)陪同时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军(左二)考察兰州生态文化创新城项目。
图为郑兆国(左二)出席江西上饶外商国际商务中心开工仪式。
图为郑兆国向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
图为郑兆国(左三)出席“侨联四海、情满赣鄱”精准扶贫项目捐赠仪式。
图为郑兆国(左一)在甘肃兰州第一生态大盘——保利·领秀山开售仪式上为南狮点睛。
图为郑兆国(右)出席向甘肃教育事业捐资200万元签约仪式。
图为向甘肃教育事业捐资200万元签约仪式现场。
图为郑兆国(右六)出席江西省侨联“汇聚侨商力量,共创赣鄱辉煌”主题活动。
责任编辑:csgyb2